2025-10-01青春护航,法润心田——江南区壮锦初级中学筑牢未成年人成长“防护林”

青春护航,法润心田——江南区壮锦初级中学筑牢未成年人成长“防护林”


       秋阳正好,法润心田。2025年9月26日下午,一场以“法护青春,文明同行”为主题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宣讲暨文明实践进校园活动,在南宁市江南区壮锦初级中学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江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牵头,联合江南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江南区文明办、江南区教育局、“银联江南”志愿服务队及壮锦初级中学共同精心组织,旨在将法治的种子播撒进校园,以文明实践滋养青少年心田,共同构筑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坚实防线。

精准普法,解读“法”之要义

    随着2025级年级主任岑琴宣布活动开始,现场顿时洋溢着庄重而热烈的氛围,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宣讲环节,主讲人原江南区司法局长以回围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简称《预防法》),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内涵丰富的法治讲座。讲座并非枯燥的法条罗列,而是紧密结合青少年身心特点和现实生活,通过生动的案例剖析、通俗的语言阐释,系统梳理了《预防法》的核心内容与精神实质。

2025级年级主任岑琴宣布活动开始,现场顿时洋溢着庄重而热烈的氛围,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主讲人原江南区司法局长以回围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简称《预防法》),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内涵丰富的法治讲座。


一幅题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9个要点”的演示文稿,提纲挈领地勾勒出法律框架,引导同学们快速把握关键。其中,对“不良行为”的界定进行了重点解读:“不良行为是指容易引发未成年人犯罪,严重违背社会公德,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这一清晰界定,如同为同学们划出了一条清晰的行为边界,使其深刻认识到,一些看似微小的“出格”举动,若不加以警惕和纠正,可能成为滑向违法犯罪深渊的隐患。宣讲者强调,法律并非遥不可及的冰冷条文,而是保护自身权益、规范自身行为、护航健康成长的“守护神”,鼓励同学们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远离不良诱惑和违法行为。

文明实践,涵养“德”之根基

此次活动的另一大亮点,是法治宣讲与文明实践的深度融合。主办方深刻认识到,预防犯罪不仅依靠法律的刚性约束,更需要道德的柔性滋养和文明行为的自觉践行。江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明办等部门,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将文明实践的理念与要求融入活动全程。

“银联江南”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活跃在活动现场,他们不仅是秩序维护者,更是文明理念的传播者,以其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为同学们树立了身边的榜样。活动倡导将法治意识内化为日常行为规范,鼓励同学们从身边小事做起,遵守校规校纪,尊重师长,团结同学,培养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等文明实践活动,在实践体验中提升道德素养,筑牢抵制不良行为的思想根基。这正体现了“标本兼治”的理念:法治教育解决“不敢违”、“不能违”的问题,而文明实践和道德教化则致力于解决“不想违”的根本问题。

多方联动,织密“护”之网络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项涉及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司法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江南区壮锦初级中学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正是多方协同、齐抓共管模式的一次生动实践。城区关工委发挥“五老”优势,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教育局将法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重要内容,确保普法工作在校园落地生根;学校作为主阵地,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营造了浓厚的学法守法氛围。

这种跨部门、多层次的协作机制,有效整合了资源,形成了强大的育人合力,共同编织了一张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其违法犯罪的安全网。它向社会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守护“少年的你”,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结语


秋日暖阳,映照着少年们专注的脸庞;法治清泉,流淌进青春的心房。这场在江南区壮锦初级中学校园内举行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宣讲暨文明实践活动,不仅是一堂深刻的法治教育课,更是一次有效的文明实践动员。它如同一场及时的甘霖,滋润着青少年的心田,引导他们明辨是非、规范言行、崇尚文明;它也像一座灯塔,照亮了社会各方协同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前行之路。相信在法治阳光的普照和文明雨露的滋润下,江南区的青少年定能更加茁壮成长,迈向光明的未来,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