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委主任巧珍

前言:在“那些人…那些事”这个系列里已经介绍了阿福,小猴子和小妈妈,今天要介绍的是我们这里的第一任居委书记,她从田间走来,她不计较个人得失和忘我的工作热情感动着我。

‘铛铛铛’放学的铃声响了,看门的老大爷拉开门上的栓子,推开了门,放了学的学生们一个接一个走出校门,走出校门的阿娣没有直接回家,她穿过一条街,去幼儿园接弟弟小青回家。因为父母下班晚,所以每天到幼儿园接弟弟的任务就落在了她的身上。

弟弟小青坐在小椅子上,眼睛朝门外张望,等待姐姐的出现,眼尖的小青在人群发现了阿娣的身影,一下从椅子上跳起来跑到门口,两人向老师道了别离开了幼儿园。

回到家阿娣放下书包招呼小青帮她一起将墙角的炉子挪到了门外她要赶在父母下班前生好煤炉。

屋前的空地上各家各户陆陆续续拎出了自家的煤炉准备生炉子做饭,一会儿空地上空飘着呛人的煤烟。阿娣拿了几片柴火和一包火柴放在地上,又进屋拿了报纸和盛了些煤球的小铁桶,一切准备好后她抽出一根火柴‘哧’的一声,在磷的作用下,火柴头迅速被一团小火苗包围着,阿娣赶紧拿起报纸靠近那团火,瞬间报纸被点燃,接着被送进了炉膛,柴火的加盟,让火烧得更旺了,火在炉膛里狂欢,火苗张牙舞爪得跳着舞,木材已不见了踪影,这是煤出场了,在煤的推波助澜下,整个炉膛通红通红的,阿娣用芭蕉扇对着炉膛使劲扇着扇子,煤炉里飘出一股股黑烟,待黑烟散尽后炉子算生好了。

天快黑的时候,小青远远地看见父亲下班回来了,父亲的手里拎着一袋点心。因为吃晚饭还要等一会,担心两个小孩肚子饿,所以每次回家阿仁顺路都会带些点心回来,姐弟俩兴高采烈地从父亲手里接过袋子到屋里去了。

巧珍还没有下班,阿仁一边洗菜,一边叮嘱阿娣写作业,“阿娣,点心吃好,赶快写作业啊”,听到屋里姐弟俩的争吵声,他又提高了嗓门“小青出来,不要和姐姐捣蛋”,过了一会儿屋里安静下来。

阿仁把锅架在了煤炉上,从碗里用筷子挑了点猪油放在锅里,白花花的猪油迅速溶解,洗净的菜和猪油在锅里唱着两重唱,片刻功夫一盘飘着猪油像的青菜上桌了。阿仁又端出昨天吃剩的荤菜倒进锅里热了热出锅,阿仁招呼两个孩子出来吃饭。

阿仁和妻子巧珍是同乡,田间的小梗将田地一分为二,两人分属于两个村。每当阿仁在田间劳作时都会看到梳着两条辫子的巧珍走在田埂上,时间长了,巧珍也注意到这个说话很少的年轻人。慢慢地两人碰面也会打个招呼。

上海解放那会儿,阿仁告别父母一个人到上海闯荡,进了一家厂当了学徒工。阿仁勤劳厚道很受师傅师娘的喜爱,知道阿仁在上海没有住处师娘就将自家的亭子间让他住。阿仁也将师傅师娘当做亲人。

一天阿仁下班正要上楼被师娘叫住“阿仁”“师娘有事吗?阿仁问到。”“阿仁啊,你年纪也不小了,师娘给你介绍个女朋友,你们认识认识”没等阿仁回答,师娘进屋将一个姑娘领了出来,“阿仁,这是前面弄堂的小田姑娘,你们认识认识。”热心的师娘招呼着两个年轻人。

看着眼前突然站着个陌生女孩,阿仁不知所措,他招呼女孩坐在客堂间的椅子上 ,自己坐在稍远些的椅子上,两人有点尴尬,有一句没一句地搭讪着。

梳着两条辫子的巧珍走在田埂上,发现好些日子看不到阿仁的身影了。从旁人那里得知原来阿仁离开乡下去上海谋生了。

那时村里的生活很艰苦,村里人不知从哪里听说上海是个花花世界,遍地是金子的传言,都跑到上海谋生了。巧珍随着这股潮流也来到了上海。

船停在十六铺码头,巧珍背着个包袱随着人群下了船。她掏出口袋里的纸条,根据上面写得地址东打听西打听找到了阿仁的住处。

“阿仁,阿仁”,师娘听到门外有人叫,出来开了门,看见一个乡下姑娘在门口,见是陌生人开门,巧珍放低声音问道,“阿姨,阿仁是住这里吗”“哦,阿仁啊,住在这,还没下班,你进来等他吧。”在和巧珍的闲聊中,巧珍告诉师娘自己和阿仁是同乡人来上海托阿仁帮忙找点事活做。下班回家的阿仁在上海遇见巧珍是又惊又喜。


他乡遇故知,两人感情迅速升温,过了一年,巧珍和阿仁结婚了,两人搬出了亭子间,搬家到了这里,一直住到现在。这里的住户来自东南西北,有来淘金的,也有逃难的,都是穷苦人。巧珍热情直爽的性格让她很快和周围邻居打成一片了。

六十年代初的时候阿娣和小青相继出生,这里的人口越来越多,巧珍被大家推举为这里的小组长,协助街道管理事物,帮助解决各家各户之间的矛盾纠纷事情并且传达街道会议精神。

孩子们吃好了晚饭,巧珍还没回来,阿仁将饭菜放在煤炉上热了热后放进饭窝(一种用稻草扎 成的用来保温的,形状如同现在的电饭锅)里。

居委会的一间屋子里,巧珍正在调节纠纷,屋子正中间一张会议桌的两头坐着当事人,额头蹭破的阿牛和气恨恨的金柱。两家人下午为了门口的公用部位占多占少争执不休,情急之下动了手,阿牛被木材片划伤,两个人越吵越凶,后来被周围人送到居委会来评理,正准备回家的巧珍接待了他们。

待双方火气消了些,巧珍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拉家常似谈话让双方放下了敌对性,看到大家消了气,又说到“阿牛,你忘了,上次你老婆生病,还是金柱踩着黄鱼车送你们去医院的,”转过身又对阿牛说“阿牛,你家小孩子回家没钥匙,不是金柱收留等你回来的吗。”你们两家平时不是一直互帮互助的,今天怎么了。”阿牛和金柱被巧珍这么一提醒,都有点不好意思了,于是两人和解了,巧珍送他们出门。

巧珍回到家,小青跑过去拉着妈妈,要将幼儿园的新鲜事告诉妈妈,“妈妈,你怎么才回来,今天……”“妈,快吃饭吧,”阿娣打断了小青的话,从饭窝里拿出还温热的饭菜,闻到了饭香,巧珍这才意识到肚子饿了,肚子“咕”的一声,惹得旁边两个孩子咯咯笑。


6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受到外国势力的威胁,毛泽东主席根据当时的形式要求各地做备战的打算,要准备粮食和布匹,要挖防空洞,要修工事。根据这些精神,1969年8月,中共中央正式决定成立全国性的人民防空领导小组,各省、市、自治区也纷纷成立各级人防领导小组,在全国广泛地开展了群众性的挖防空洞和防空壕的活动。

从街道开完会议回来后,根据会议精神,巧珍和其他小组长分头安排落实工作,挨家挨户传达会议精神,动员大家积极行动起来。


空地的四周插着五颜六色的旗帜,墙上刷着‘深挖洞,广积粮的标语’,空地边有一棵泡桐树,一只大喇叭挂在树枝上,放着慷慨激昂的歌曲,人们手里拿着各种可以用来挖土的工具纷纷走出家门,一声令下,人们手中的铲子,铁锹挥向地面,瞬间尘土飞扬。

巧珍拿起靠在墙边的一把铁锹,朝一堆泥铲下去,用再双臂奋力挑起泥顺势铲子一歪,将泥土倒在一边。一下,两下,渐渐脚下出现一个坑,旁边堆起了一个土堆,她抬起头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这时身上衣服已经湿了,手上不知什么时候蹭破了皮,用手绢简单扎了扎,又干了起来。

抬眼望去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男人们挖土的挖土,运泥土的独轮车在人群中穿梭,女人们在做砖头,小孩们帮大人们打下手。

“大家加油干啊,把洞挖深点,炸弹不长眼啊,”巧珍扶着铁锹大声的鼓励大家。“巧珍,你歇一会儿吧,我们来做”阿牛的老婆在旁劝她。“没事,我还行,你们去帮别人吧,”巧珍手一挥说到,说完又干了起来,正午的太阳照在头顶上,干了一上午的巧珍感到一阵头晕目眩,跌倒在地上。

巧珍醒过来时发现自己躺在自家床上,阿娣告诉她中午挖防空洞晕倒被人家抬回来了,从床上坐起来准备出门,阿娣拦着不让她去,“我现在没事了,”倔强的巧珍推开女儿又回到了空地上,几个妇女看到她劝她回去休息,她一甩头说到“没事,死不掉的。”

晚饭的时候,巧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阿仁晚饭做好了,看见巧珍,阿仁埋怨到“你还知道回来,家里你什么也不管,现在连自己的命也不要了。”“知道了,家里全靠你,我是小组长,我不带头,怎么动员别人,工作怎么开展?”好脾气的阿仁知道再怎么劝也没用,只好又说:“小心点身体”。

因为巧珍对居委工作的认真负责,那年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做了居委书记。

居委书记巧珍现在的事更加多了,大事小事都来找她。经常前脚到家,后脚就有人找来,为这事阿仁一直意见很大。

落后分子阿桂是居委帮助改造对象,在贫下中农做主的年代,富农阶级成分让他站在了劳苦大众的对面,接受群众的监督.没吃过苦的阿桂拿着扫帚在弄堂里扫地,一边扫地一边怨声载道,趁着周围没人,他扔下扫帚躲到旁边休息去了。

一个过路的人看到地上的扫帚,大声问到:“谁的扫帚,谁的扫帚”不远处的阿桂冲过来抢过扫帚,说到:“我的,我的”“好啊,阿桂你做事偷懒,我去居委汇报,你不认真改造。”等那人走后,阿桂重重地“呸”了一声。

傍晚的时候,阿桂路过巧珍家门口,想到上午被人发现偷懒,不知那人是否汇报了,所以就走了进来探探情况。“书记,吃饭啊”,正在吃饭的一家人放下了碗。“到了家里也不清净,有事明天到居委会去说。”阿仁说着要赶阿桂出去被巧珍拦下。

“阿桂来啦,晚饭吃了吗,没吃一起吃,说着放下手里的碗要给阿桂盛饭。”“嗯……吃好了,”阿桂回答。“你找我有什么事吗”,接着又问阿桂通过劳动思想上有什么改变。阿桂像背书一般背了一遍。心想还是快走吧,不走等会儿越问越多就走不掉了,所以借故溜走了。

阿桂走后,全家人一起责备巧珍家里单位不分,自己不休息还影响别人休息。后来巧珍每天吃完晚饭都到居委值班,这样弄堂里谁有事就可以到居委找她。

转眼到了七十年代,从香港飘过来一股港台风,大街小巷流动着邓丽君的歌,烫着卷发,穿着喇叭裤的年轻人走在路上吸引着众人的眼光。已经上初中的小青对正在打扫除的巧珍说“妈,我想做条喇叭裤,我们同学也有。”“人家有是人家的事,你不许有,那裤子像什么样”“老古董,”。”小青小声嘀咕.“什么,你说我老古董,”巧珍火气上来了,将手中的鸡毛掸子从阁楼上扔了下来,小青一闪,掸子掉在地上。因为这件事小青和妈妈闹了很长时间的别扭。他觉得母亲对他和姐姐太严厉了。

长大后的阿娣和小青响应号召一个去外地插队一个去当兵,在部队里小青勤练军事技术,在业务比赛中多次获奖。后来对越自卫反击开始了,小青跟着连队一起上了前线。阿仁责备巧珍太积极将两个孩子都送走,巧珍说阿仁思想落后,一想到小青在前线危险重重,阿仁又急又气一连几天都不和巧珍讲话。

战火硝烟的战场上,小青看到那么多战士为了国家的领土完整,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英勇向前,蹲在低矮潮湿的猫耳洞里,他想到了母亲,母亲在她的工作岗位上也是舍小家顾大家,渐渐地理解了母亲。理解了母亲经常讲得“没事,死不掉的”这句话,这是一种忘我的工作态度,是一种负责人的态度,更是一种对信念的执着,它深深影响着小青和她的后代。

浑身是病的巧珍坐在轮椅上,每天吃着大把的药,当被问到年轻时拼命工作落下一身毛病是否后悔时,她说我是党员,我不走在前面,难道让群众走在前面。这句话听上去像在喊口号,实际上想想不管过去还是现在你会发现越是危险的,需要承受重担的地方都是党员冲在前面。

小区的门口放着募捐箱,孙女阿雯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巧珍走了过来,巧珍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放进了箱子。

后记:巧珍老了,她的外貌改变了,但是骨子里那种对信念的执着,意志的坚定,严于律己的品行影响着下面一代又一代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245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749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960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575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668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670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664评论 3 4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422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864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178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340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015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646评论 3 32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6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94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26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206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