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
糟糠之妻不下堂
强项县令脖子硬
光武帝刘秀有位大姐,名叫刘元,是很有气魄的女子。当初老弟在南阳家乡起事造反,遇到大雾,遭王莽军队的痛击,大败四散。刘秀单骑逃走,碰到妹妹伯姬,一把拉上马来,继续前进。接着又碰到大姐刘元,刘秀要她也上马。刘元知道三人共骑一匹马,哪能跑得快,弄不好一起当俘虏!急忙挥手:“快跑,三人不能两全,何须同时等死!”拒不上马。一会儿,敌军追到,刘元和三个女儿、二哥刘仲、几十口人都被杀死。刘秀和伯姬却逃脱了。【22.11时天密雾,汉军大败。秀单马走,遇女弟伯姬,与共骑而奔。前行,复见姊元,趣令上马,元以手挥曰:“行矣,不能相救,无为两没也!”会追兵至,元及三女皆死,縯弟仲及宗从死者数十人。】
王莽失败后,刘秀就是光武皇帝,定都洛阳,历史上称为“东汉”。
光武帝把二姐湖阳公主、妹妹宁平公主接到京城,这样,活着的亲人都团聚了。
不久,湖阳公主的丈夫死了,光武有意替她再找个如意郎君,经常当她的面议论朝中大臣,观察她的反应。公主明确地表示:“大司空宋弘的仪表和才能,都是很出众的。”光武帝也很赞同:“姐姐既然看得中,等有了机会,我会促成的。”【〔26.2〕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
宋弘确实是位正人君子。他曾引荐沛国人桓谭当议郎给事中,在光武帝身边侍候。【〔26.2〕以太中大夫京兆宋弘为大司空。弘荐沛国桓谭,为议郎、给事中。】
桓谭善于弹琴,从指下涌流出来的花腔,柔和妖媚,听得人如醉如痴。光武帝也最爱听。宋弘得知情况,很不愉快。【〔26.2〕帝令谭鼓琴,爱其繁声。弘闻之,不悦】
一天,他穿好朝服,正襟端坐,请桓谭来见,进门后,宋弘不让坐席,板着铁青的脸,问他:“你是想主动改过呢,还是要我依法检举呢?”【〔26.2〕伺谭内出,正朝服坐府上,遣吏召之。谭至,不与席而让之,且曰:“能自改邪,将令相举以法乎?”】
桓谭是个聪明人,脑子一触就灵,他明白宋弘的意思,当即顿首谢罪、表示一定改过。【〔26.2〕谭顿首辞谢;良久,乃遣之。】
某日,光武帝饮宴群臣,又请桓谭演奏。宋弘当时在座,桓谭心里紧张,节奏也变得混乱了。【〔26.2〕后大会群臣,帝使谭鼓琴。谭见弘,失其常度。】
光武帝很奇怪,问桓谭怎么回事。宋弘赶急离席,脱掉礼帽,严肃地说:“我推荐桓谭,希望他用正道和忠心辅佐天子,现在朝廷却欣赏他的郑、卫之声,只怕走上了邪路啊。这是我的罪过!”光武帝听罢,很严肃地向他表示歉意,从此之后,对宋弘的印象格外好。【〔26.2〕帝怪而问之,弘乃离席免冠谢曰:“臣所以荐桓谭者,望能以忠正导主。而令朝廷耽悦郑声,臣之罪也。”帝改容谢之。】
一个闲暇的日子,宋弘奉召来见皇帝,屏风后面坐着湖阳公主。寒喧之后,光武帝微笑着问他:“俗话说得好,贵易交,富易妻,大概是人之常情吧?”【〔26.2〕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
当了高官换朋友,发了大财换妻子,一般人是这样干的。光武帝用这话试探宋弘,是不是也有这个心思。
宋弘并不附和,笑了笑,答道:“我也听人说过,‘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陛下说的是普通人,君子可不是这样。一块儿吃糠咽菜的妻子,怎能赶出家门呢?”光武帝不禁点头搓叹:“宋君的话说得对啊。”接着回顾屏风后面:“事情不成功呢。”【〔26.2〕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宋弘不知皇帝弄什么玄虚,当即告辞而出。
皇帝英明作风好,正派的官吏也就多。宋弘的道德高尚,洛阳县令董宣却是清廉严肃。有一回,湖阳公主的奴仆杀了人,藏在府宅里不出来,没法抓住。某日,公主外出,正好是这个奴仆赶车。【〔43.8〕陈留董宣为雒阳令。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以奴骖乘。
董宣得知消息,迅速赶到夏门的亭子里等候。车子近了,他请公主停下,然后走到面前,一条一条地数说公主的错误。数一条,用刀子在地上划一道杠。数说完了,喝令赶车的奴仆下来,武士拥上去,当即在路旁斩首,号令示众。【〔43.8〕宣于夏门亭候之,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公主回宫,向皇帝哭诉。光武帝听了,大为恼火,召董宣上殿,不问情由,喝令武士拉下,要用鞭刑处死。【〔43.8〕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棰杀之。】
董宣叩头说:“死没什么关系,得让我把话说清,死得明白!”【〔43.8〕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光武帝吖道:“你如此跋扈,有什么可说?”【〔43.8〕帝曰:“欲何言?”】
董宣昂头挺立,毫不畏惧:“陛下英明神武,促成汉室中兴,天下士民百姓无不景仰,歌颂陛下的恩德。可是,陛下却纵容家里的奴仆杀人,法律竟管不得,以后还用什么去治理天下?我说完了,不要鞭子,可以自杀嘛!”【〔43.8〕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人,将何以治天下乎?臣不须棰,请得自杀!”】
说罢,一头撞向殿柱,血流满面,晕死过去。光武帝赶紧叫侍卫把董宣扶起,等到醒转过来,要他向公主赔个礼算了。董宣坚决不肯,叫道:“我没错,赔什么礼?”侍卫强行按住他的头。董宣气横了,双手撑地,拼死命把脑袋昂起,决不低下去。【〔43.8〕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公主的面子下不来,又没办法,就反问光武帝:“你过去当老百姓,英雄豪杰藏在家里,地方官儿不敢过问;如今做了天子,怎么反而连一个县令也没法对付?”【〔43.8〕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
光武帝知道董宣是对的,原来只想迁就公主,没料这人如此倔强,绝不随和,还能怎样呢?只好转过头来开导姐姐:“当天子跟老百姓不同啊。天子要讲法律,蛮横是行不通的。你就原谅他吧。”随即挥手:“强项令请出去!”【〔43.8〕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能搏击豪强,京师莫不震慓。】
“强项令”就是颈脖子硬而不肯低头的县令。为了表彰他那不畏权势坚持原则的精神,光武帝还赏赐他三十万铜钱,董宣拿来全部分给部属。京师的贵族豪强听到这事,再也不敢侍势胡闹,变得比较规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