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疏导

小宝病好的差不多了,我也像泄了气的皮球,松快了很多。

前天大姑子在微信上跟我说了很多,我更多的是想知道她的问题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希望能帮到她。

她对我老公(她哥),她妹(小姑子)都有成见,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我尽量用客观理性的态度帮她分析。尽量让她多输出,我引导她把内心的话说出来。最后感觉她好像进入了几个误区,并且不能自拔,也没有认清楚自己的处境,更不会综合考虑面对的问题。揪着过往不放手,反而累的是自己。

我试图调解她们姐妹之间的误解,所以跟小姑子沟通了一下,她的态度,让我觉得我可能做了无用功,如果效果不好的话,可能起到了反作用,还给自己惹了一身骚。

清官难断家务事。家里发生的让我不舒服的事,我基本上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但我老公他们家人之间好像从来不沟通或者沟通很少,导致现在大姑子、小姑子即使出现问题,也不跟家人沟通,譬如小姑子辞职的事,她愣是没有跟家里人说一声,还是我们逼问了她才承认。大姑子远嫁外地,自己觉得生活很累压力大,也不敢跟父母说。还美其名曰为了父母不担心。

我一直不认同她们的这种处理方式,我知道这不能完全怪她们,这是她们的原生家庭造成的,还跟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有关。

我有事情,不喜欢瞒着父母,有时候虽然也报喜不报忧,但在他们承受范围之内的忧,我也会上报。上报不是想着让他们为我担心,而是为了听取他们的意见。

这就是家庭教育环境不同所造成的长大后面对困难时处理方式的不同。

我教导女儿,有事情一定要跟父母说,不管好事还是坏事。我不希望我的女儿,长大后,也为了所谓的不想让父母担心,就采取自己承担生活的苦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焦点11 分享153 20190115 自从学了心理学相关知识,感觉自己的容器接纳度大了,情绪稳得住,基本能承接一...
    梦舞轻扬阅读 138评论 0 0
  • 案例描述 对象:初二学生,留守儿童(常年奶奶带),小学开始有偷窃行为发生事件:趁学校监控维修期偷窃了全校女生的内衣...
    红瓦李阅读 588评论 0 0
  • 春节放假,闺蜜小聚,已经成为30+的中年油腻妇女的我们坐到一块儿,免不了家长里短,各自述说小日子里的鸡毛蒜...
    哈尼憨姐阅读 742评论 0 3
  • 今天到泉州参加心理疏导技能的培训,主讲者是赖丹凤老师,她的语言幽默风趣,期间我都能将老师讲的很多内容与自己...
    我们的某时某刻阅读 188评论 0 2
  • 唉,又加班到十一点。 今天收到学生家长的一则短信,内容如下: “老师:你好!一直想跟你谈谈孩子的问题,又害怕打扰你...
    原野春花阅读 14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