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隐喻100则#第十三则
余秋雨在他著名的《文化苦旅》一书的《都江堰》中,开头就给予了都江堰比长城还高的历史地位: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余秋雨教授给出的理由也很简单:长城的功用主要是“壮胆”和“排场”,其中“壮胆”的功能已经废弛了,“排场”的功能倒是延续至今;而都江堰从完工的那天起就一直造福中华民族至今。
这是从一个文人的视角来看待重大历史工程对文化、政治和民众福祉的影响,服务于政治的工程多半得不到好的评价。
不过像都江堰这样的工程,也只有穿越了时间的长河,它的价值才会被更多的认可。就像余秋雨在《都江堰》一文中所讲的,他只是“要去青城山玩”,然后路过灌县“一不小心”才了解到都江堰,而且觉得“连葛洲坝都看过了,它(都江堰)还能怎么样”,意思是这样的不出名的水利工程也没什么好看的。如果不是余秋雨教授要去青城山,估计这辈子都没机会写都江堰,《文化苦旅》一书也就少了一篇好文章。
而且我猜想,要不是因为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都江堰很难进入川地以外的国人的视野,大众对这类“润物细无声”的事物实际上是缺乏感知的。举个例子,即便是在《文化苦旅》出版十多年后,有一班人拍了部电视剧叫《都江堰传奇》,几乎没人知道,现在去百度都找不到视频链接。
价值这东西,还是自己认同就好。
在都江堰的价值上,我倒觉得企业家任正非比余秋雨要发掘得更深入。任正非所推崇的都江堰的价值,就是本文标题的六个字:深淘滩,低作堰。
这六个字,就是都江堰的治水真经。都江堰能够跨越两千多年至今还能灌溉良田服务于成都平原,靠的就是这六个字。
至于这六个字是如何体现在都江堰工程之中的,要看地图,要懂点工程学,要费点脑子,可百度。
作为企业家的任正非,从这六个字里面,看到的是长盛不衰的智慧。优秀的企业家,我想都是先追求长存,然后才是追求伟大。所以任正非把这六个字纳入了他的企业经营哲学:
- 深淘滩,就是不断地挖掘内部潜力,降低运作成本,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
- 低作堰,就是节制自己的贪欲,自己留存的利润低一些,多一些让利给客户,以及善待上游供应商。
简单点讲,深淘滩就是把自身功夫练足了,低作堰就是要让利要让别人也过得好。
深淘滩低作堰的例子,华为算一家,Google开源了安卓平台造福了全世界人民,也算。
那有没有“浅淘滩,高作堰”的例子呢?Intel在PC时代仗着自己在芯片领域的霸主地位,没有学会让利给上下游伙伴,在移动时代又毫无作为,算是一例吧。还有乐视,算不算呢?值得思考...
以上,什么文化、政治、企业经营啊,有点复杂,有点虚无飘渺,有点距离自己的实际太过遥远。不如思考下对自己有用的,深淘滩嘛,就是多读书多学习多成长...低作堰嘛,就是要放低姿态要谦卑要有空杯心态要虚怀若谷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
Z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