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自由就没有自觉,我们希望孩子听话,却一直用 “你怎么不听话呢 ”的负面语言跟孩子沟通。所以首先要减少“不语言” ,用积极的正面语言来跟孩子沟通。要屏蔽掉总要求、总批评、总表扬、讲道理这四大障碍,多用启发式的提问来激发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孩子的自我认同感。
这儿举个案例:考试结束后孩子告诉你英语得了95,你会说什么呢?正确的说法是:这个分数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你为什么会有进步?温柔地问“还有呢?”启发式的提问,让孩子寻求内在的激励。最后对孩子的努力做出肯定;“你值得这个分数!你应该为你自己骄傲!”对学龄前小宝宝你可以问:“你今天好开心哦,能不能告诉妈妈发生了什么?”孩子这时一定会开始话唠了,我们需要倾听,最后问一句,“宝贝你觉得今天遇到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这样可以锻炼孩子归纳总结的能力。
千万不要做指令式家长,要做启发式家长。不要用限制型思维,要用成长型思维。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当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说:“妈妈看到你很沮丧,妈妈知道你很伤心.”然后肯定孩子的努力,接下来鼓励她,提醒她回顾,总结,一起展望未来的计划,让她找到自信。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从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同理心回应,要跟孩子同频共振,孩子表达能力有限,觉知敏锐,家长要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要跟孩子共情。
要问孩子开放式问题 ,不要封闭式提问(有或者没有)。进行场景化的引导,接着给到有限选择。如果孩子耍赖,违反约定(书面约定已经失效),下一步就是正确的批评,这个留到下次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