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艺术早教课上,快下课的时候,老师安排孩们一起玩积木玩具。期间儿子和一个小女孩因抢玩具,儿子动手打了人家身上,看妈妈反应有点不开心,我立马和人家说对不起。到最后收玩具的环节,那个小女孩要过来搬儿子玩的玩具,儿子想自己收。就说不要又动手打了一下她。她妈妈立马拿着女儿的手把儿子用力打在脸上。儿子就哇哇大哭起来,起初我只是抱着他告诉他说以后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和她说,我来自己搬就可以了,谢谢。可当下儿子应该是听不进去的。一是疼,二是委屈。我也觉察到自己也是有憋屈的情绪。任课老师走过来安抚一下孩子,说没有想到她防御意识那么强,自己都懵了。
走出教室到大厅,她们刚好还在。
我说:“这位家长你可以和小孩说一下就好了,大人动手打小孩这样好吗?”
她说“他都第二次打人了,小孩无知,大人也不知吗?”
我说“第一次我立马给你道歉了呀,再说第二次你你们家小孩过来先动我们家孩子正在玩的玩具呀!”
她说:我们也交了一样多的钱了呀,玩具就不能玩了吗?再说我只是在教育我孩子而已”。
我说:“玩具你们当然可以玩呀,只不过玩的时候都要遵守规则。你当然可以教育你家孩子,那是你的自由。我们家小孩打人是不对,可是你大人还手打小孩说得过去吗?”
这时那个女孩子的爸爸问说,是不是我们家先动手的呀,我回答说她们家小孩先过来要帮忙抢玩具搬回去的呀。而我们家孩子想自己玩自己搬而已。这个爸爸说那不好意思了。同时早教中心的老师就把那个女家长推到另外一边了。我也就走开了。
起初觉察到自己有憋屈的情绪在,就想发表下自己的想法而已。当时还是很有底气地说话,也许是心正人正底气足。这种经历对于我来说,还是平生第一次。
不过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吃一堑长一智。我告诉他这也是他自己该承担的行为后果。这时期的孩子对于打的意义,和我们的意义有点不同,也许他们只是用肢体语言来表达他的不同意,来表达他的不满。并没有存心想打伤他人。而大人往往在这时候赋予它意义,接着就会把问题扩大化。不过孩子也需要学会用语言去表达他的不满,他的不接受。
日记星球写作蜕变之旅,第146篇,我感恩自己每天的选择,我相信滴水穿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