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辈子,我都忘不了5年前的那次无助和困窘。
当时,在清华附近的一家星级酒店,参加人生的第一次群面。诺大的办公室,稀稀拉拉坐了8个面试者,对面的三位面试官,看着我们8个人群殴互撕。
不对,其实不是8个,是7个,因为我是被撕的那一个,毫无还手之力。
半个多小时,有人争做leader,口若悬河,有人抢着记时,3分钟一提醒,还有人金点子频出,我都想给他的创意下跪,当然,还有一个我,坐在最中间的我,更像是个面试官,一言不发。
几次尝试开口说话,但就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不容易想到一个点子,话到嘴边又被人抢先回答。就这样挣扎了20分钟之后,我缴械投降,彻底放弃。耳边的针锋相对已经听不到了,脑子里想的是:
“我这么差,怕是一个offer都拿不到了吧。”
焦虑,令人窒息的焦虑。
2、
终于快结束了,旁边一位清华的哥们在做总结陈词,焦虑的我早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离开这间屋子,我明明看到窗户是开着的,为什么感觉快要透不过气?
“这位同学没有说话,要不请您再说几句?”
突然一下子,全场人都把目光聚到我这里,我一晃神,清华大哥向我挥手致意。在和我说话吗?靠,我以为可以就这么结束了,结果还要被鞭尸吗?
“呃……那个……我……没有了,谢谢大家。”
在面试官说完“感谢”的一刹那,我顾不上什么优雅,夺门而出。
走出酒店,日快落了,我沿着马路走走停停,似乎什么也听不到,什么也看不清,只是这么走着。踱到公交站牌,一看密密麻麻的路线,有点眩晕。
算了,走回去好了。24公里,我就这么一直走着。
焦虑,无比焦虑。
脑子里全是刚才被完虐的画面,想着为什么刚才不说句话,为什么走时那么失态,为什么……为什么……,但没有答案,只有焦虑。焦虑自己不会面试,焦虑自己和别人有那么大的差距,焦虑自己怕是找不到工作了吧?
走了差不多2个小时,天完全黑了,我问自己:焦虑有用吗?有用吗?有用吗?
没有用!就不信搞不定!
上了公交,回到学校,打开电脑,开始疯狂下载各种面试经验、视频,然后一个一个地看,看着看着又想起了下午被鞭尸的场景,站起来甩甩头,告诉自己,MD,老子一定搞的定。继续看,继续学。边看教学视频,边做笔记,11点熄灯,觉得不过瘾,带着电脑又跑到旁边麦当劳接着搞之。
就这么疯狂搞了一周,把自我介绍做的滚瓜烂熟,把简历改了一遍又一遍,把群面的经验刻在心里。一次不行,搞第二次,第二次稍有起色但依然平庸,就继续总结教训,再做练习。
就这样,6个月里,我真的把工作搞定了,而且还一口气拿了10个offer!
3、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还有一份报告没写完,明天一早就是截止日期,打开文档,憋了两个字,突然弹出一个网页框,哇塞,他俩竟然结婚了,赶紧点进去。从微博,到百度百科,从各种绯闻,再到以前的黑历史,终于,你对这俩人的恋爱过程快比他们都清楚了,才心满意足的关上网页,重新把文档开启。
又憋了两个字,这报告太tm难搞了,还不如先给闺蜜打个电话休息休息。靠在床上,和闺蜜聊男人、聊女人、还聊了以后到底该生男还是生女,聊得口干舌燥,发现已经10点半了,再不写报告,就又得熬夜了!
挂上电话,重新开始写,文字依然便秘。还是看看有什么类似的范文吧,说不定有灵感呢?结果搜“范文”不小心搜成了“范伟”,《范伟与赵本山的恩怨情仇》,哇这个好玩,点了进去,又是东点西点,各种相爱相杀看得好生过瘾。眼睛乏了,看了眼时间,刚好12点,啊啊啊,我不要熬夜啊!
去洗手间抹了把脸,定在电脑前,开始疯狂码字,哐哐哐,竟然不到1个小时就已经搞定。
一身轻松,给自己一个么么哒,告诉自己还真是挺棒滴!下定决心,下次一定先把报告搞定,不受这种焦虑气!
但是,下次会好吗?反正我不信。
4、
我曾经离抑郁症很近,不是我自己,是我的一个本科同学,一名曾经的抑郁症患者。他的抑郁原因很简单:他有严重的社交恐惧症。
他害怕和别人聊天,不想跟别人说话,即使有人主动找他,他也战战兢兢,从不敢看对方的眼睛。
他为了让自己看上去更充实,从大二开始便考acca,越考试,越不社交,而越不社交,社交恐惧症则越严重。第一阶段考试简单,顺利通过,到第二阶段难度上来了,他发现他原以为在行的学习考试也变得没那么容易了。
复习备考是孤独的,而越是孤独,就越是焦虑。他想找人倾诉,但又不敢迈出那一步。
马云说:“很多年轻人,晚上躺在床上想了千百条路,但早上一起床又接着走原路。”
说的太对了,也像极了我这位曾经迷茫、焦虑,看不清方向的同学。他那么想和人亲近,但却又总是欲言又止,陷入深深的焦虑。
但给他带来转机的恰恰是考试的失利,他原本以为雅思过了,出国应该没问题,而且去了国外,就会自由。但offer没有来,他申请的学校都给了拒信——他不得不开始找工作了。
而在求职路上,他不得不去面对陌生人,不得不开口讲话,不得不做一些以前不愿意做的事情,嘴打开了,心门也慢慢开了。求职的半年,他竟然慢慢地开朗起来。后来他去了中x油的天津分公司,半年之后终于申请成功去港大读书。接着毕业之后去了中粮香港当起了会计。
前年,去深圳,他专程从香港跑过来,非要请我吃饭,几杯酒下肚,他说:
Kris,你知道吗?如果没有那次失利,说不定我可能已经死在了英国。
5、
在我疯狂减肥的那段日子里,把《激战》看了一遍又一遍。
里边的一句台词,深得我心:
怕,你就会输一辈子。
想起当时第一次跑马拉松,临跑前一周,紧张害怕的不行,是不是训练不够,会不会中途退出,焦虑地整夜无法入睡。但当踏上跑道,和那些跑者们一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时,突然间发现,其实那个漫长的跑道并没有那么让人恐惧。
很多时候,我们的焦虑来源于给自己设定的目标,但同时又受限于目标。
实现目标如同爬山,远处的山,那么壮观那么美,但走到山脚下发现,山又是那么遥远那么高。
那些放弃的人,选择在山脚下焦虑,而那些登顶的人,却选择勇敢前行。
完。
我是简书作者kris,85后/二胎爸爸/会计在读博士/500强央企/减肥达人/马拉松跑者
2016年,每周做一次一对一免费公益咨询。
这些年干过的几件丧心病狂的事儿:
3年陪孩子读了300本书/一年大山支教/半年拿到10个500强offer/2个月在职考上了财经类top学校会计学博士/半个月训练完成首个马拉松/1个月瘦了2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