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我毕业了》
执笔/几木
(1)
学校教学楼旁,种有很多高大的凤凰花树,每到毕业季,我们学校几乎是成了凤凰花的海洋。火红的一片一片似绵软地毯铺在脚下,似吉祥的心愿贴挂在天空,似一页页热烈的往事装帧好了存在心头。
前段时间,我回去参加学校的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那时候正直凤凰花落。我和小露露走在去考场的路上,经过一条小小的石板路,那条小路穿过凤凰花林。一阵柔风吹过,树上的花瓣纷纷扬扬洒下来,花瓣落在我们的头发上、书包上、鞋面上。
凤凰花树的树根粗壮,扎实的根茎露出地面,在点缀上一地落红,和星星点点的绿色,时常有鸟在林间穿梭,那些虫鸣鸟叫,动静结合……我简直不知道要怎么用再美丽语言来形容这一仙景了。
“好漂亮啊,”小露露一边捡起一片艳红色的新鲜花瓣,把它夹在简约的日记本里,一边说:“这个当书签很好看诶。”“嘿嘿嘿……”我只是看着她傻笑。
这是真的很好看。
我想象把花瓣别在头上当发卡的样子,那真的是很仙女啊。或者说,在傍晚夕阳西下时分,来到这片凤凰花林拉小提琴,拉上一首自己喜欢的曲子,比如《在你眼里》。
以前,在考试之前还没有到进考场的时间,我们都会来到这片林子候考。我们就坐在林子中央的石板登上,把资料摊开在石板桌上复习。在这个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总会想起一种“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的孤独。不管在做着什么事情,有些时候,我会想起那种场景,然后我会问我自己,人生那么长,是不是有很多答应好了的事,到最终可能都会应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实现不了?
我只在这所学校里待过一年半的时间,我也听过很多关于毕业的故事和感慨,这所学校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也就是这片凤凰花林了。因为回宿舍会经过那里,去教室会经过那里,去食堂也会走过那里。走多了,自然印象深刻。
曾经在那片林子的边上,有一颗会发光的鱼旗树,它曾经给我带来希望。我还记得那个盛开的诺言,只是我已经没有机会再去实现。
那,让那些过去的、回不去的事情,都随风飘落,随缘去吧。关于爱情,我还不太懂,只隐约觉得那应该是种甜蜜的感觉吧,或许这种感觉这种心事在曾经,就是跟此时此刻的凤凰花一样热烈的。
很庆幸,在我青春最美的年华里,遇见这些人这些事儿。这一季的凤凰花开,我将告别这个地方,去开始另一段崭新生活。
(2)
转眼间,高考就考完了,我本以为这两天会很难熬,其实还好,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过,只是出乎意料的平淡。我本以为我会很激动,跟其他同学一样去庆功宴,喝酒喝个通宵,或者是说,我会很不舍,很难忘,离开了母校会难过得一个晚上都睡不着,然而这些都没有发生在我身上。考完的那天晚上,我很冷静。
考完一回家,我老爸就赶我去对答案,他着急着想知道我得了多少分,能上什么大学。倒是我,我根本就不想着急着去操心这么多事情先,应该先好好玩,我这样想。这个时候,同学们都在庆功宴谢师宴,或者是买装备准备第二天的毕业旅行什么的,为什么要这么着急呢?但尽管是这样想,我还是乖乖地去对了答案。
结果对于我个人来说,算是有大进步的,但是客观来说却是不算理想的。那不理想又能怎样呢,这不是已经都过去了吗?事实上,我觉得就算这是高考成绩,也不能百分百地决定未来的人生。
我本以为我会想不开,而事实是知道了结果之后,我每一天都过得更坦荡、更安心,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
之前还在备考的时候搞得每一天都很紧张,忙着复习这个写那个,总之焦头烂额,生怕考前落下什么没复习到。其实,真的有很多该复习的没有复习到就考完了。现在突然闲下来还是会有点不习惯。即使不用上学,我还是没有跟很多人一样晚起。第二天我六点钟就起来晨跑了。
但是,但是,我怎么突然感觉有点空虚了呢?几天前的这个时候,我明明该在上课复习和写卷子,而现在,这些事情我都不用干了,我可以干点啥呢?刚放假的前几天,我一直会有这种还没有习惯过来的迷茫的疑惑,今天离放假刚好一周了,就感觉好多了。
第二天,我晨跑回来之后,我纠结我要干什么,我想也许我可以写作,可以画画,可以看电影,可以约同学出去玩……其实我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啊,为什么要纠结呢?
我坐在书桌前面对还没有来得及收拾的,堆得像两座山一样的高考资料发呆,一会儿跟老妈说:“妈,我想跟同学出去玩。”妈妈说:“去呗,记得下午早点回家吃饭。”过了一会儿,我又觉得,出去玩吗?这会儿可能人多,或者说我的小伙伴跟我一样都觉得累,需要休息几天恢复一下元气呢?出去玩不妥。又过了一会儿,我马上又跟我老妈说:“我又不想出去玩了,我画画吧。”“其实出去走走也挺好的呀,随你吧,想画就画咯。”可是,当我真正摊开了素描本,拿起画笔的时候,我竟不知道要画什么。或许说,没得选的时候才是最好的,当面对这么多选择的时候反而纠结了,纠结了,心里就烦了。
发了会呆,的确觉得自己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但是好像又都不想去做。这是无聊的空虚感吗?终于,我又跟妈妈说:“我不想画画了,看个电影吧。你想不想看个电影?”“不想,我要忙事情,不过我可以帮你把电视打开。”边说,她就边帮我把电视机打开了。我拿起遥控器,在所有电影里面试图找一部自己心仪的电影来看,几乎快要宣告失败的时候,意外点播了《缝纫机乐队》。我不知道我这算不算是强迫症,觉得既然点播了,那就一定要看完它。
在看这部影片的某些部分,真的忍不住想要流眼泪。有些话真的说的很有道理。里面丁建国的爸爸说:“钱能救命,但是,理想不行。”这说的倒是真的,但是真的要就此做一个没有理想、唯利是图的人吗?我不甘就这样。然而我们的父母都望子成龙,希望我们这样。只是这个时候有没有想过要去反抗而已。我能想象到,那些用自己的实力和毅力去进行了认真反抗的人,他们的人生过得是何等的快乐,不管生活是否艰辛,至少他们活得明白自我,活得充实;而那些乖乖服从命令的人,可能一辈子都在过着被别人安排的生活,而找不到自我吧。
考完了就可以放纵了?这是谬论。虽然考完高考我不用再去思考数学题要怎么写才可以更严谨,也不用思考化学方程式要怎么配平,但是,取而代之要思考的是更多没有答案而又更容易让人陷入纠结的问题。比如说未知的未来。
考完了高考,那就意味着我们长大了,成熟了,该去思考更多有关于人生,有关于智慧的问题了。长大了是不是就不能再任性了,是不是就不能再保有一种孩童的天真,是不是真的就要像我们所不喜欢的人那样变得世俗?
不可以。我告诫我自己。
(3)
这几天,一直在陆陆续续地开毕业酒会,之前总是穿着校服的我们终于可以穿自己喜欢的衣服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出现在同学和老师的面前。虽然我什么酒会都没能去,但是通过转述和朋友圈的晒图,足以让我感觉到场面的热闹,也让我不禁感慨:原来,我们真的就这么长大了。
女生们都穿着精致的小裙子和高跟鞋,染了头发或者是烫了期待了很久的大波浪卷,带着项链和耳环来参加酒会了。男生们则穿着修长的小西服,打着整齐的领带,穿着黑黑油亮的皮鞋来了。他们敬着酒,唱着歌,表达自己对老师们的感激,和自己的欢愉。
他们都精致得像个小大人,明明还没有步入社会,却有十足的职场风范。有那么一刻,我有点羡慕他们,因为他们像极了大人,所以我觉得他们也会有像极了大人的自由。而我,则像永远长不大的小孩子,一样的固执,一样的容貌,一样的装束。不过,有很多时候,我突然很庆幸,我还有一样的天真啊!还有天真在,有什么不可能?
我看着这些晒出来的照片,看这些小大人们看得有些恍惚,我在想象我自己换成这个造型会是什么样子的。因为这些照片里,有很多人我看很久都没有认出来这是谁。我不知道如果给我自己换成这样子类似的造型,我还能否在人群中认出我自己。
其实,现在终于释怀了,我觉得别人不邀请我去酒会,并不是一件什么十分值得伤心的事情,因为去了就可能会显得太突兀。
另外,其实我也不喝酒啊,那去酒会干嘛呢?
(4)
这几天在家里也没少忙活。忙着做那些在备考时爸妈不给我做的爱好。比如,写作、音乐、画画和看电影。
我想写出一些好的故事,令人读完感同身受,身临其境,可是,我更习惯宣泄。在很多时候,写作是因为突然有了灵感,很想写,但又有很多时候,是因为心里难受想找一种方式来宣泄罢了。把心里所想象的美好用一种看似梦幻美好的方式表达出来。所以,写作对于我来说,可能是心灵上的释放吧。我经常会在各种时候想起我曾经写的厚厚的日记或者是故事,闲来无事的时候会把自己带入到故事里去旅行一波,这种感觉就跟真正经历过一样。虽然,有某一些部分是想象出来的,但是故事的优点就在于,现实中做不了的事情,故事里的“自己”可以代替你。我可能是现实生活中,受到家里人的压制太多太多,所以才想出这种能稍微让我活得放松点的办法吧。
至于音乐,我从小就很喜欢音乐,以前我小学去过合唱队,初中学过架子鼓,我组建过两支纯娱乐的“小乐队”。当时刚刚开始玩音乐的时候的确是很艰辛,因为我们几个小伙伴的家长都十分反对我们玩音乐,所以在组建第一支“乐队”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只能凑在一起偷偷摸摸地练,生怕被自己家长发现。那个时候,我们就只有三个人,就我家有一把吉他,我们就可以玩上一天,不亦说乎。我记得那个时候,我们缺架子鼓,于是就拿一次性塑料饭盒倒盖着敲,拿筷子当鼓棒,不过音效还挺不错的。
我们排练了很久很久,练《童年》这首歌。我们第一次正式录音,就是最后一次录音。当上了初中以后,由于她们家长的压制,她们无法反抗,于是就彻底和音乐绝缘了。可是,我难忘。可是,我珍惜。表面上看来安静,且在爸妈面前拒绝开口唱歌的我,让他们都感到对我很放心。其实私底下,我没有放弃过对音乐的念想啊,我喜欢的音乐,我照样偷偷听,喜欢的歌,我仍然会在爸妈都不在家的时候,偷偷放声地唱,偷偷写歌词,偷偷录音……
各种小偷小摸。我在想今天起,也许我不用再偷偷了,又或许,我还是需要偷偷地进行这一切。因为,老爸老妈一看到就会说:“天天搞这些东西看你有什么出息!以后你是要到街上去卖唱,还是替人家画肖像的,你自己想清楚!”
我不知道为什么,在大人的字典里,永远没有兴趣爱好这一说,甚至说,他们根本不能容忍有任何半秒的时间花在自己所爱的东西,或者信仰上面。但是他们自己呢?天天泡手机,那简直也是一个不知道为什么而活着的人。
而我,我偏喜欢我的爱好,我想我会与它们和谐相处。如果个世界上,所有人与我为敌,我还有它们。在我眼里,它们是这个世界上唯一有生命,而字典里又没有“背叛”这两个字眼的东西。
(5)
直到今天,我还依然把那个钥匙圈扣在那里,走起路来就晃得叮叮当地响。那是一个带有两只小企鹅和一只小铃铛的钥匙扣。两只小企鹅一只是粉红色的,一只是淡蓝色的,铃铛是艳红色的,样子很可爱。它是阿灿在白色情人节那天送给我的。那天,我想我会永远记忆犹新。
我也送过阿灿小礼物,我送过他一个多啦A梦的蜡烛,还送过他一幅我亲手绘画的《星空》。我一直觉得送礼物的最高境界就是,自己亲手参与制作的东西,就是最能代表真心的东西。
我记得,我当时画那幅《星空》用了整整一个晚上。我知道我不擅长画画,也已经很久没有画过画了,那我必定得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才能画好它。我画了三幅《星空》,我把最好看的那幅送给了他。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都相处得很愉快,直到有一天,我跟姐姐去壹方城看到了他跟一个女孩子走在一起,有说有笑,挺开心的,瞬间我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当看到那个场景的时候,我脑海里闪过的全都是他对我的好。虽然,我还没有向他表明过我的心意,但是这么一看,就觉得,他已经从精神上叛变我了,我貌似已经没有了表明的必要。我不明白这是不是所谓的暗恋,和暗恋者可能会受的伤。
或许我不该再想念着他。
我记得之前,我在风廊前等我表妹,这个时候他刚好经过。只是我没有想到会在那个时候,在那里遇见他。那个时候,大概是午后14:55的样子,他远远就看到了我,朝我走过来。我很诧异,不敢相信,这个时候他不是应该在上班吗?“诶,你怎么会在这里?”我诧异的问他,内心里感觉很惊喜。“我请假回家了,现在来上课了,你在这里干嘛?”他问我。“我在等我表妹啊。”……简简单单地对话后,他走进去了。而我脑海里印着的是,刚刚他向我走过来那时,暖风微微撩开他额前的刘海的样子。阳光下他向我走过来,边用纤细修长的手理着微微凌乱的刘海,整个画面是我在现实生活中,见过的最青春的画面。在那之后,我一闭上眼就会先出现这个画面。
他在我记忆里,一直都是都是这么青春,这么帅气可爱,这么阳光。之前,我一直都觉得他就像是一个温暖的大哥哥,是我心中的小太阳,现在,我希望他一直都是这样子吧。至少在我记忆里是这样子。
这几天,我听《起风了》很入迷,歌词里说:“措不及防闯入你的笑颜,我曾难自拔于世界之大 ,也沉溺于其中梦话,不得真假、不做挣扎、不惧笑话,我曾将青春翻涌成她,也曾指尖弹出盛夏,心之所动,且就随缘去吧,逆着光行走,任风吹雨打。”也许,我也应该让这一切的美好和未知,随缘去吧。
有过期待,有过心痛。我更期待当那种美好真正来临时,我已做足了准备去面对。
我知道,他一直会是他,那个双臂环抱着龙猫,瞪大眼睛看我的大孩子。那个会永远喜欢小多啦的大孩子。那个天真活泼,喜欢吃和玩的大孩子。我知道,他一直会是他,变的是我对他的感觉和看法,而不是他本身。
或许,在青春里本就会经历这些伤痛,才能让我们更坚强地成长。人生漫漫,有缘人当会以更好的姿态再次相遇吧?
(6)
2018,我终于毕业了!上了12年的学,学到的真不只是书本里的死知识,更多的是成长中的历练,和收获的纯真友谊,和面对梦想时的铿锵有力。这过程中也有很多初始的朦胧情感,但是这些都不奇怪,总会遇到的呀。尽管经过了12年的成长,我也没有能够变成我理想中的那个优秀样子,但是没有关系啊,继续努力就好,没有什么可以一蹴而就。
青春里,真的有很多无能为力去改变的事情,但是在若干年后看来,那可能都不算是什么事吧。
上学时候最多的问题大概也就是老师又留堂,父母又不给出去玩,零花钱不够,喜欢的女(男)孩子不喜欢自己……种种。可能这些放在十年以后,都会变得不值一提,只会在脑海中回想以前这些事情的美好感觉吧。
我记得阿灿跟我说过一些关于他青春里的一些故事,我一直记在心里,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但是也能从他的描述中体会到这些事情给他带来的美好感觉和伤痛。
他说,在高考前班上的人都玩很疯狂,因为感觉该复习的都复习完了,所以就更放肆。那个时候,我们班的人都在玩扔纸团大战,往喜欢的女孩子身上扔。带在手上的红绳,上面有个小陶瓷,陶瓷前面有个“芳”字,那天晚上,我说’送给你吧’。
我问他,然后呢?
他接着说,我就这样抛弃了过往。那红绳带了有一年吧,对我而言才有特别的意义,对她而言没啥啊。毕竟是单恋,给她,就意味着我对她说再见。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是不是青春里有很多事情都是到了某个节点就没有然后了呢?
我再次想,人生那么长,是不是有很多本来想得很好的事情,到最终可能都会应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实现不了?
很多时候,我会有一种错觉。我感觉阿灿会看着桌上摆着的小多啦发呆,脑海里回荡着我银铃般的笑声,又或许他会望着我那幅《星空》出神,脑海里浮现出我灿烂的笑容。谁知道会不会真的是这样,或者说只是一个具有真实感的错觉。
阿灿对于我来说,毕竟也只是单恋啊,我在思考我是不是也该沿用他的方式,送一根红绳给他,红绳的小陶瓷片前写个“灿”字,送给他?想来想去,还是算了吧。
也许,青春要伤痛过,疯狂过才算真正地成长过。
也许,青春就是这样,成长就是这样,拥有即使为了梦想灼伤了自己,也绝不平庸喘息的倔强与疯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