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记忆如果在当下不带着觉察的意识,回头探望的时候,看到的就只是成长背景下的人格在受创的故事情节中如何一步一步成长出私我的狭隘意识,如何站在自保的角度为了存活下来尽力而为。小的时候因为整体的生命处于萌芽,求生的能力有限,为了生存下来,无论用何种方式怎么应对外在世界和自己的内在世界,成年后的自己都应满怀热情的接纳和拥抱,与过往的生命经历溶解,使当下的生命处于完整,才不会使自己丧失在无知无觉中,抱憾终身。
如果一个人一直对自己生命的成长历程,心怀怨怼,无法如实的看到生命的真实,那些无法释怀和生长的身心体验,得不到自由,无法安详,就会在当下演化成各种面貌,天长日久就会形成固化的状态,有可能会一直影响着一个人的生命,影响着一个人对事物的认知,判断、决定,行为,影响着一个人身心的健康。
记得外婆家的门前有一条横着的马路,现在横越过这条马路,普通的步伐不足五步。小时候穿越这条马路对我来说可是童年的一大困难事情。尤其在拖拉机和偶尔飞驰而过的汽车行驶的时候,如果我想要过马路就要等待很长的时间,等到汽车过去之后,我才敢走到马路对面。有时候的情况是走到一半又来了汽车,我就开始慌乱的原路退回去或者紧张的飞速跑过马路到达对面的树坑,总感觉车子像一个奔跑的大怪兽,想要把我吃掉一样。至于当时农村的路上是否有那么多的车行走到是记得不太清了。有可能那时外婆家居住的附近有一个名为“卧虎山”的石头山,许多车都来这里拉石子途经而过吧。现在回去看到这座卧虎山都快被炸空了,山不成山,远不是儿时记忆中的青石山,就剩下了四不像的大致模样,犹如头脑里残存的这些记忆。
这些故事虽然在我们的生命中真实的发生过,但是过去就是过去了,我们很多时候却迟迟不愿意回归到当下,坦诚的看着自己的模样,就像一个有点肥胖的人接受不了自己微胖的身体一样,总想着如何瘦到自己喜欢的模样才好,殊不知健康才是首要的,其次自己的嘴巴塞进了多少垃圾食品,身体才受累的变作这般模样。因此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一直在受苦、在煎熬,只有站在生命的高峰,才能纵观过往故事的全貌,或可窥得故事的实相,还原生命的真相。
长大后的我过马路依然持续着儿时的判断方式,总感觉在横穿马路的时候,行驶而来的汽车犹如更迅捷的怪兽,搞得我不知所错。站在大西安没有红绿灯的街道上,我近十分钟都过不到街道对面。当汽车从我的背后行驶过来的时候,我也总是心存恐惧、紧张感,直到行驶的汽车在我眼前消失。后来自己开了车,不管行走在什么道路上,才逐渐体味到每条路上车自有车的行驶之道,道路上也存在着行人的道,它不会在正常情况下就脱离了自己的行驶轨迹的。那么多年的紧张、害怕其实源自于自己吓唬自己的恐惧感。那些在童年习得的体验经验未必都是正确,未必都是适合当下的自己的,只有带着觉察详细探查的时候,才会发觉生命中很多行为都是重复、惯性、机械的。生命的运作在部分状态下就是机械化的方式。
即便昨天发生的事情,选择的方式,未必就适合今天的情景,更何况那些在生命中存在了很久远的经验,它只适合那时的发生,那时的情景,那时的自己,不适合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此时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