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雨后气温骤降,许多女性感到手脚冰凉,头痛感冒、肠胃感染也就接踵而来。
这个时节,秋凉伤人于无形,尤其是身体的这6个部位最易受寒邪侵袭。
身体六个部位冻不得
(1)头部
头部为“诸阳之会”,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部位,而寒邪容易侵袭人体的阳气,因此,感受风寒邪气,头部首当其冲。
如果头部保护不好,阳气会丧失,头颈部位受凉,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
有些朋友因感受风寒而感冒,就会有头昏、头痛、头部沉重的感觉,这都是寒气入侵的反应;因此,寒冷或多雨的季节出门,一定要注意携带雨具,下雨时及时把头部保护起来。
(2)口鼻
“病从口入”,冷饮、寒凉食物,都可能通过“口”把寒气带入胃部;另一方面,鼻是空气进出的通道,寒气可以随呼吸侵入肺部。
恶心、呕吐、咳嗽、鼻塞、打喷嚏等症状,都是口鼻受寒的表现,流行性感冒等传染病流行时,人们之所以会戴上口罩,也是为了防止寒气侵入。
(3)腹部
腹部有很多重要经脉,如脾胃经、肝肾经穿过,任冲督三脉起于腹腔内,此处受凉将引起腹部经脉气血瘀滞不通,易损伤体内阳气,对脏器功能都会有影响;例如有胃病史的人受寒易胃疼,经期女性受寒容易痛经等。
对于腹部保暖,尽量避免穿漏脐装和低腰裤,每晚睡前还可以将双手搓热,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36次,揉脏腑则气血经络皆动,脏调腑通诸病消。
(4)背部
人体背部有膀胱经和督脉循行,也是阳气旺盛、容易感受寒气的部位。
背部受寒,日久渐积,可以引起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以及慢性腰腿痛;而从背部排出寒邪,就可以根治这些病症。
拔火罐、刮痧、针灸、推拿按摩等中医疗法,常选择背部作为治疗部位,就是这个道理。
(5)脚底
“寒从脚生”,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肾和脾胃的经脉都起源于脚;由于双脚距离心脏最远,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
如果脚部受寒,则血液流动瘀滞,全身血液供应将出现不足,使抗病能力下降,脏器功能继而受损。
(6)毛孔
人身的毛孔张开时,若不注意保护,寒邪会乘虚而入。
剧烈活动后大汗淋漓的人,如果遭遇暴雨、空调冷风,最容易得病,甚至得重病,及时喝生姜红糖水,使寒气从毛孔排出,可以防止这些疾病。
总之,寒气“无孔不入”,要防止寒气入侵,就得保护好我们的重点部位。
在“寒邪侵袭”的天气里,首先要根据气候变化适当添加衣物;其次,老年人、心脑血管病患者、关节炎、消化系统疾病的人更要注意防寒保暖,身体不舒服及时就医;
最后,秋冬季节戴顶帽子,配条围巾,穿双保暖鞋,不失为防寒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