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福建厦门泉州浅行
经常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对着墙上挂着的地图或者电脑打开百度地图一边看一边天马行空,经常幻想能去哪里哪里,想过顺着清朝最富足的两江总督的范围从江苏到江西到浙江走一个环线,想过去神秘的三星堆学习下巴蜀之地的奥秘顺便探访苏轼的老家,想过去迟子建笔下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大兴安岭看看神奇的鄂温克族和美丽的驯鹿……可这么多的想象却一个也没有实现,现实经常把自己打回原形,哪有那么多时间,哪有足够的经费,哪有一家人凑在一起的可能。
但春节我们最喜欢的是南方,除了疫情几年我们去了广州两次,去了深圳,更早去了澳大利亚墨尔本悉尼。今年想着换一个南方去试试,于是福建厦门列入了计划。为了节省经费,我们提前买好了高铁票,大概6小时到达了厦门北站。后面的几天我们发现这边的人都在认真的搞钱,网约车司机都比较冷酷,不会搭话也不会热心地给你介绍游玩攻略。
厦门是1840鸦片战争后第一批被开放的五个口岸之一,最早就有很多西方列强在厦门做生意,英、美、西班牙三国相继在鼓浪屿设领事,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被日本独占的鼓浪屿回到厦门人民手中。新中国后来鼓浪屿先后获得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荣誉。2017年7月8日,“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鼓浪屿,我们看了郑成功博物馆了解郑家的历史,吃了沈家鲨鱼圆和肠粉美味、欣赏海边的浪花涨潮时刻、路过南洋老旧别墅寻找林语堂故居都是美好的回忆。
在南观音寺,我虔诚地为全家祈福、希望能顺利地健康地平静地度过每一天。在海边,漫步沙滩吹着海风,亮亮兴奋地捡到了贝壳、活的蛤蜊还有海螺,这里的海边有高大的岩石,海水很清,在胡里山炮台清朝政府从德国人那买了大炮与侵略我们的西方列强大战……
在厦门大学,我们终于看到了最美高校的上弦场、芙蓉湖,了解了鲁迅先生从日本回国还在厦门大学中文系教书的故事,在这里还看到了“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陈嘉庚的雕像。
在集美学村,我们了解了中国著名华侨陈嘉庚的故事,其实也是很感慨福建人的敢闯敢为,他们那个时代就敢于跨海创业,赚钱后回到家乡支持教育,创办从小学到大学集成的集美学村。陈嘉庚纪念馆建在海边,我们去的时候刚好碰到退潮,很多人在那边岩石下捡小螃蟹,亮亮迫不及待地下去了,平常在家最爱的事情就是去小河小塘里捞小鱼。海边的岩石都是湿湿的,翻开石头,里面全是惊喜,活的小螃蟹、寄居蟹、小螺、小贝壳儿……我们歪打正着先去了海边,赶上了小确幸,过了半个多小时过了11点,发出低沉“碎碎”声音的海边慢慢地溢了上来,刚才还有人在低头找螃蟹的远处已经一片海水汪洋,以前听说过涨潮真是沉默的危险,若过于投入忘了时间,就会被潮水和暗河环绕。
后来我们半小时高铁又去了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国家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世界闽南文化的发祥地、闽南文化遗产的富集区,是南少林武术的发源地,还是全国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我们在历史博物馆了解到,泉州枕山而海,最早追溯在历史上东晋时期中原乱战,第一次“衣冠南渡”中原的河南人被迫南迁至此,全城洛阳江、晋江两江汇入大海,取名由此而来。早在10-14世纪宋元时期,这里的勇敢人民走出去,发起海外贸易,是中国海洋贸易的中心,最多与当时99个国家建立联系,他们有完备的管理保障、多元社群、商品产地、运输网络等等,后来到了明朝郑和七下西洋也是从这里的刺桐港出发。擅长经商赚钱,擅长用钱解决问题,向上进贡,避免了不少战乱之苦,不搞权谋斗争,隋唐时期贤才辈出,儒释道并兴,历史上也出了10几个状元。
历史文化街区西街里人山人海,各种祭祀祈福的特色寺庙特别多,开元寺是精华之处,“站如东西塔、卧如洛阳桥”,说的就是最著名的两处历史遗迹。在滨海公园我们又再次去赶海,这个位置滩涂更多,我还遇到了一个年龄相仿的当地人中年女性,一起对着海风聊了会孩子学习教育,还一起勇敢地爬下了当地人在水面上方搭的简易梯子,去到滩涂边挖螃蟹,居然还收获了海肠、小鲍鱼、海螺。在泉州的最后两小时我们海赶着去浔埔村体验了当地妇女簪花,海边小村房子墙壁都是用蛤蜊、生蚝等大贝壳垒起来的,沿路上都是卖小海鲜的村民。
总之,从生活了20年的内敛谨慎的六朝古都南京来到福建,一半是惊喜,惊喜这里的文化和福建敢拼敢为的精神,“敢为天下先”, 勇于开拓、敢于创新、敢于拼搏,不畏艰难险阻,敢于在市场竞争中闯出一片天地。而且团结协作、艰苦奋斗。一半是惊吓,惊吓这里太奸诈、一切向钱看的营商环境,我们第一天在厦门中山路就被卖特产的商铺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