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老街巷口的红灯笼已在风中轻摇,将青石板路晕染成流动的霞光。这幅水墨画般的街景,正是春节最生动的扉页,千家万户的门楣上,朱红春联墨迹未干,“天增岁月人增寿”的祈愿在晨光里泛着金辉。
镜头转向烟火氤氲的厨房,青花瓷碗里游动着活蹦乱跳的鲤鱼,竹篾簸箕上码着雪白如玉的饺子,蒸笼缝隙溢出的白雾裹挟着腊味香气。母亲将八宝饭扣入青瓷大碗,琥珀色的糖汁顺着莲子桂圆蜿蜒流淌,父亲在灶台前颠勺爆炒,铁锅与铲勺相击的铿锵声,谱写出年夜饭最动人的前奏。
暮色四合时,祖宅天井里的红木圆桌已摆满十八道佳肴。翡翠般的青菜围着酱红蹄髈,金黄油亮的白切鸡旁点缀着嫩姜丝,祖母颤巍巍端出传了三代的铜锅,沸腾的汤底里沉浮着墨鱼丸与手打鱼糕。三代人举杯相碰的刹那,窗外的烟花恰在夜空绽开牡丹般的华彩,将团聚的笑靥映得忽明忽暗。
子夜庙会的长街上,糖画老人以铜勺为笔,蜜糖为墨,在青石板上勾勒出腾云的金龙;剪纸艺人的剪刀游走红纸,顷刻间龙凤呈祥的图案便跃然掌心。孩子们举着冰糖葫芦穿梭在人潮中,棉袄口袋里新得的压岁红包还带着长辈掌心的温度。
当晨曦再次染红窗棂,拜年的人流让街巷变成流动的红色河流。作揖时衣袖带起的风掠过青瓷盖碗茶的热气,祝福声与剥开糖果纸的细碎声响交织成新春的乐章。那些写在红笺上的”四季平安”“五谷丰登”,此刻都在晨光中化作具象的温暖,从家家户户门前的爆竹碎屑里,从阳台晾晒的腊味香气中,从每一个相见欢的笑容里,生长出新的年轮。
这幅绵延千年的春节长卷,永远在朱门开启的吱呀声里,在瓷碗相碰的清脆声中,在烟花明灭的光影间,书写着中国人关于团圆最温暖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