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2020年挺过去了,2021年就是努力回血的一年。
不成想2021年已经过去大半,但对于许多国家来说,这一年称之为大灾之年也没毛病。
新冠病毒各种变异体再次席卷全球,有的国家每天新增感染人数超过九万仍不思悔改;许多国家出现了极端高温灾害和水灾;太平洋沿岸海域发生了8.1级地震。
这次轮到石油大国科威特了
位于中东科威特苏来比亚 (Sulaibiya) 附近的一家全球最大废轮胎存储场发生大火。熊熊火势所引发的黑烟直冲天际,在数公里远都可以看到。由于废轮胎燃烧容易产生有害物质飘散到空气中,加上该处从人造卫星都可以看到的巨大规模废轮胎存储场地处沙漠地区,要立即灭火将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有生态与环境专家担心,该大火恐对环境酿成灾害。
轮胎的主要原材料是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45-50%)、钢帘线(15%)、帘子布和炭黑(24%)。其中全钢胎天然橡胶比重高达45%。
轮胎属于易燃物品,废旧轮胎更是如此。废旧经过长时间的堆放,其内部会散发出强烈且易燃的有毒气体。春末夏初天气晴朗又干燥,经过太阳的长时间暴晒,废旧轮胎堆里的温度不断升高,一旦达到燃点就会发生火灾,给我们的财产甚至是生命的安全带来隐患。
轮胎燃烧后的成分很复杂,除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碳黑(燃烧不完全造成浓烟)氮氧化物,还有一些有毒的有机物如二恶英。
轮胎在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物质,主要包括废气、烟尘、二氧化硫、非甲烷总烃、二氧化氮、硫化氢、二氧杂环己二烯等物质。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有害成分随风飘散至大气层中,与大气中水分子混合后变有腐蚀性与毒性的酸雾云,再遇到冷空气凝结后变成酸雨落下,对人、建筑、汽车等造成严重的腐蚀伤害。
硫化氢更是剧毒物质,如果人类吸入少量的高浓度硫化氢,短时间内就会毙命,吸入低浓度的硫化氢也会对眼睛、呼吸系统、中枢性神经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对消防人员是最大的威胁。
我国在废旧轮胎回收利用上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废旧轮胎甚至被称为“黑色黄金”。我国每年可产生4亿个废旧轮胎,总重量接近1200万吨,位居世界首位。自从不再进口洋垃圾后,世界各国都在为垃圾处理感到苦恼。
希望世界各国都来好好学习中国,中国人才是世界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