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风雨急,入梦回故里。
慈母笑盈盈,喜迎儿媳归。
堂前话家常,柴屋频出进。
灶火燃豆箕,釜罐炖土鸡。
离乡四十载,朝青暮雪恨。
风尘仆仆至,忍顾不言辛。
徽茶孝慈母,礼轻寸草心。
满屋乐融融,四世同堂亲。
挥手别母去,村口空无人。
梦醒三更时,夜半泪湿巾。
昨夜梦回故里,家母依然康健。声声乳名,慈祥可亲。音容笑貌,犹在眼前。其实,母亲93岁高龄辞世,离开儿孙已一年半载矣。呜呼!吾母安息。
家母福寿。直至临终前,思维清晰,腿脚灵便,生活尚能自理。午后自个洗澡擦身,咛嘱儿孙勿扰,想休息一会。然后,一觉未醒,驾鹤西归。就这样安安静静、干干净净地走了,无牵无挂,悄无声息。
母亲在世时,生命尚有来处。心里头有个念想,脑子里有份牵挂,胸腔里有份乡愁,头顶上还有长辈。每年返乡还有回家探亲的感觉,且十分享受“四朗探母”的惯例与喜悦。
年少不知父母恩,懂时已是霜染鬓。母亲走后,忽然觉得家没了,根断了,心空了。整日昏昏沉沉,黯然神伤。潸然泪下,感伤不已。象断了线的风筝,完全找不到方向……从此,人生只剩归途。
纵观家母一生,常年居于乡野山村。勤劳朴实、积德行善,相夫教子、深居简出,生儿育女、子孝孙贤,安身立命、默默无闻。身康体健,福寿双馨。
回想家母生前,耄耋之年依然耳聪目明,精神矍铄。山里老人,不知养生戒律几许,不知长寿之道几何。我行我素、从容不迫,活动自如、泰然自若。生活有质量、生命有尊严,活得很体面、死得很安然。
家母一生勤俭。不会养生,只会谋生;不懂旅行,只会种地。粗茶淡饭,无忧无虑。不知营养保健为何物。不问诗和远方有多远,平时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步行到镇上赶个早集……
四面青山侧耳听,百鸟齐唱知了鸣。大山里的慢生活,甚是惬意!家母所谓的长寿秘笈,无非就是这两样东西:
一是顺应自然。无欲无求,随遇而安。碧水蓝天、山高林密,阳光雨露、空气清新。饿了就吃一点,渴了就喝一口,累了就歇一会,困了就睡一觉。居有竹,食有鱼,高山流水,从容淡定,与日月同行,与万物共生。
二是心情舒畅,动静相宜。山里的老人,没有退休一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要能动,就得下地劳作。九十多岁,还在房前屋后种菜养鸡。松土施肥、除草搭篱,活动自如、腿脚麻利,早睡早起、生话规律。健康长寿,也就不足为奇。
人生苦短、来去匆匆。辛苦了大半辈子、渴望安享晚年。这是每一个老人所憧憬的,人之常情。微笑度日,健康生活,开心每一天,天天是春天。
人生,原本就是一场不断修炼、不断完善的历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尤其是退休后,都希望老有所乐,都在追求健康长寿,这是老人们最大的理想和愿望。
特别是,生活在城市里的老人,不为吃喝发愁,养老无虑,衣食无忧。长寿就被憧憬,养生就被推崇,保健就挂在了嘴边,每天例行锻炼,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于是,社会上的养生大师,便应运而生。他们口若悬河,苦口婆心……倡导各种养生戒律。有动有静、有素有荤,食补药补、无穷无静,心理干预、五花八门,“金科玉律”,天花乱坠。让退休赋闲的老人们,无所适从。仿佛越活越不知道怎么活了。
更可笑的是,歇斯底里的养生专家,声嘶力竭,却是打脸频频。猝死的、暴毙的……“英年早逝”,不胜枚举。真是莫大的讽刺!萌萌哒,尴尬了。
看家母,福寿康宁,不枉一生。曰:养生先养心。时刻保持一个好心情,不以物喜,不为情困,不受凡扰。淡然处世,坦荡做人,才是最好的养生。
生命在于运动,别让关节“生锈”,别让心肺退休。努力保持身体脏器的正常机能,比什么营养品都灵。
快乐的生话,从容的老去。寒来暑往,四季更迭。淡看风雨,安守余生。体面的活着,安祥的死去,功德圆满、不失尊严。盖棺定论,善莫大焉!
岁月静好,山河无恙。
风调雨顺,母亲安息!
李国平
202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