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可能从上学的第一天开始,我就是一个好学生。
从不敢欠下一点点功课,不敢迟到,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圣旨,从语文到美术..所有的作业本都保持整洁(为了这个效果,需要返工很多次),直到大学毕业,所有的作业几乎都用正楷完成…
生活成了一张张紧凑的作息时间表,细到几点几分起床,几点几分睡觉,休息几分钟,做作业几分钟…. 然后一丝不苟的遵照执行。
总喜欢给自己定出各种各样的计划,日计划,周计划,学期计划..五年计划,十年计划…
这还不算,后来又开始给宝贝做计划,最后还扩展到游说周围的妈妈们给孩子做计划。
计划的形式各种各样,曾经为了让儿子分床睡,做了一张倒计时表,贴在客厅醒目的位置上。
每过一天,儿子抬眼看到的倒计时表就少了一天,真不知道当年他幼小的心灵作何感想?(不过,这招还挺管用,低调地窃喜一下。)
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不再给自己定计划了。
计划对自己而言,是一个必须达到的、或至少不能太偏离的目标,我觉得自己已经到了一个随遇而安的年纪。“go ahead slowly,but never go back…”,可以慢慢前行,只要从不后退就行。
可惜这份享受主义和理想主义铺就的从容并不强大,一点风吹草动就散了,又得重新审视自己。
发现自己还得把时间填得再满些,过得再充实些,收获再多些。
在心里问自己,还敢不敢再定一个十年计划的?
答案却依然是很怂的两个字“不敢”。
可以给自己定一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却不敢看十年那么远。
但是,虽然不敢定一个十年计划出来,但是敢每天认真地进步一点。
——十年,不就是一天天一年年往前走吗?
当自己回望十年里留下的每一个脚印,它依然和以往的任何一个脚印一样,稍微地认真一些深刻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