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须宅在家不出门,便的一点时间阅读经典《论语》。阅读经典时,总有一个问题挥之不去,《论语》以及其儒学是怎么做到传播数千年而不衰的。心中总有一个结,就是儒学这思想为什么不会成为过雨烟云而消失,不会被遗忘在大众的记忆中。要知道,当今的品牌传播大多是昙花一现,被人看完就瞬间遗忘的,甚至无人愿意看。要是有谁能像《论语》以及儒学那样被人传播数千年而不衰,被人铭记,那么他以及他的品牌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品牌。他的传播,也将是伟大的品牌传播。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除了阅读《论语》本身的内容外,还查阅了孔子的生平,当时的历史环境,整个儒学的发展史。可以从中领略了一二。今天分享一下。可能也不一定正确,仅是个人心得。
一. 孔子个人优秀
因为孔子个人的优秀,导致了一批学生慕名前来学徒。有学徒,则思想也好,手艺也好,就有了传承。其实在孔子初期,也是为了谋生而学习周礼。当时的孔子孩童时代家境也不是那么好,祖辈由贵族沦落到普通人,需要孔子自谋出路的。孔子学习周礼,礼仪规矩等,为贵族提供礼仪服务。学的优秀,自然受到贵族的青睐,也受到他人来拜师。至此,孔子初步树立了他的个人品牌。
小节:努力让自己优秀,并树立个人品牌,即努力且尽快让自己成为专家是思想或言论传播成功的第一步。
二.儒派人士的坚持不懈
儒学的传播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但儒派人士还是坚持不懈传播,并努力抓住每一次机会发扬光大。
首先是孔子本人,在春秋末期,周游列国去传播他的思想,希望能被诸侯国采纳使用。但当时因为需要的一套快速见效的强国富兵的治国理论,而孔子的儒学宣扬的仁、礼虽好,但见效太慢,因而没有那个诸侯愿意使用。所以孔子也是到处碰壁,遍行七十余国而不得。再次是孔子的弟子,记善言,著《论语》。口头传播始终会失传的那一天,所以群弟子也是费了很大的努力,让圣人的思想有了统一的文字记载。然后是后期一代又一代的儒学粉丝的努力,让儒学传承到了今天。期间儒学经历了不少困难,特别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被佛道两教的排挤。虽然困难,但儒派人士坚持不懈,最终获得今日成功。
小节:品牌营销人士的困难是不可避免的,但需要坚持不懈,克服困难。
三.抓住机会,拥抱资源
儒学在历史上获得了几次发展机会,一是西汉时期儒派人士董仲舒充分拥抱了皇家资源,让儒学成为了帝王、等级社会的存在理由。在孔子的基础上发展了新的思想: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让儒学成为了皇权看家护院的助手。(当然,那时思想的发展有些糟粕,今天需要去其糟粕)。有了皇家的支持,儒学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二是南宋时期儒学派人士朱熹,融合各派理论,特别是融合佛道两派理论,将其发展成新的儒学思想,变成官方认可推广的思想。
小节:抓抓机会抓住资源很重要。领导手上有丰富资源,应尽可能争取。对手有时也是资源,需要融合对手的长处,化为自己的资源。就像朱熹融合儒学的对手佛教道教的理论。另外,传播的内容,最好符合客户的需求。例如董仲舒和朱熹的客户(皇家)的需求,从而被客户接受并支持推广。
四.化民成俗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理论也好、思想也好、品牌价值观也好,最后都的化民成俗才算正真成功。儒学最后走向民间,在民间生根,宣告了儒学的最终成功。儒学精华已经挥之不去了。
小节:品牌要传播的价值以及价值观,最终不能是深奥的,必须是普世价值观,才能被大众普遍接受。所传播的价值观才能被顾客粉丝内心接受并转化成行动,最终品牌才在顾客心智中生根。
总述:《论语》我还没学完,还需继续学习领悟。但以上传播方法可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