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虫不可以语冰,庸人不可以言志
刚参加工作时,有一个很特别的同事,她很少参与公司的活动,几乎和我们没有什么共同话题,同事间的聚会也很少参加,周末大家想要约她基本不可能。
那时,我认为她是一个极其孤僻的女孩,与和谐融洽的公司氛围格格不入。久而久之,大家也刻意的疏远她,以至于她渐渐被孤立。
可她始终不在意我们对她的看法,依旧我行我素,特立独行。
后来我有幸进入了一个行业精英的内部交流群,却发现她早已是群里的成员。她在群里活跃发言,能言善辩,积极帮助新人解决问题的样子让我瞠目结舌。
两个月后,她辞职离开了公司,直接去了一家中国百强企业上班,将我们这些同事狠狠的甩在了身后。
我也终于明白,她不是不合群,只是不合我们的群;她不是孤僻,只是不愿意在我们身上花费时间和精力;她不是沉默,只是鸿鹄与燕雀焉能沟通交流?
登山的路有很多种,有人结伴而行,有人独来独往。独来独往不一定就是孤僻,有可能是自信,也有可能她的队友正在高处等着她。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谁说越合群的人,混的越差?》,时隔一年再回头看看,内容的确有一些主观和功利。但我始终认为人是社会性动物,必然会有属于自己的群体存在,只要活着就永远离不开“群体”二字。那些优秀的人,绝不是不合群,只是与你不合群。
合群很重要,你孤零零的来到这个世界上,总需要一个群体来共同抗争生活带来的压力,但更重要的是你合的是一个怎样的群,当下的群体到底值不值得你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融合。
当然了,还有比这更更更重要的,那就是学会独处。假如说合群是人的天性,那么独处则是一项很非常牛逼的技能。
鲍尔莱说,“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毫无意义。”一个人成熟的过程就是学会独处,自给自足的过程。
曹默之前与朋友的聊天记录
之前和朋友聊天谈到,很多人的人格并不健全,他们需要依赖群体来给予自己安全感,离开群体,便开始恐慌,只能共存不能独活。
独处,是成年人必须学会的技能。不要尝试鹤立鸡群,而是要离开那群鸡。多少人从卓越走向平庸,就是因为他们不会独处,融入了一个不好的群体。当你已经意识到所处的环境,不值得你去花费时间精力去强行融合时,你又做不到特立独行,那么你终究会和他们沦为同类,走向平庸。
人生总有一些路,需要自己走,总有一些事,需要自己做。无论坎坷,无论平坦,无论顺利,无论棘手,一些路,一些事总需要自己面对。任何人,不论亲疏,都无法代替,也不能代替。艰难,你自己去承受。
宁远在《远远的村庄》中说:“孤独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人在孤独时间所做的事,决定了这个人和其他人根本的不同。”如果这个群体没有我想要的,而我想要的我自己都有,那么何必委屈自己强行融入一个很low的圈子?
最后,我希望大家能够正视“合群”。
不知道从何时刮起了一股“合群=庸俗”的怪风,导致大部分人对“合群”二字嗤之以鼻。
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就是“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然而,独行狼死,群聚狼生。狼因为团结才成为了草原的王者,狮因为配合才成为了丛林的霸主。
更何况,狮狼只是少数,大部分人的现状只是牛羊,而牛羊脱离群体,只是送死。
三毛,多么孤僻的一个人,可她依旧有贾平凹、杏林子这些好友,更有荷西这位知心爱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鲁迅,依旧与巴金、胡风、黄源等人交好。
你看,很多人不是不合群,只是他合的群,你不知道,你也看不到。
若你羽翼未丰,若你所处的环境积极向上,融合于此,何乐不为?
若你羽翼已丰,若你所处的环境不思进取,避而远之,有何过错?
任何一种选择,都必然有要付出的代价。
选择独处的人,你真的能坚持得住孤独吗?
选择合群的人,你真的不心疼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吗?
我不强迫你选择哪种生活状态,聆听自己的内心,遵从自己的意志,足以。
曹默,晚书原创作者,我之所以写作,不是我有多少才华,只是因为我有些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