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朋友问我,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要不要给他开个书单,让他多读几本好书。”又问到现在中考,高考的考试当中是不是有很多的必读篇目,是不是应该强迫孩子必须得把这些书读好?
这些问题让我陷入了我深深地思考,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去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长长的书单,或者把我们认为的经典买给他,让他找到方向,从此以后就突然爱上阅读了吗?现在回忆一下,我们每一个人喜欢上阅读的过程是这样的吗?可能并不是这样,而是我们不断地从一本又一本的书当中找到了自己的碎片,又一片一片把完整的自己拼合起来,我们才真正爱上了阅读。
02
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阅读的目的问题。阅读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今天读了一本书,叫做《阅读的策略》,刚开始我有点疑问,我们的阅读真的需要讲策略嘛?但当我看到作者对阅读的目的的解说时,让我一下子有了茅塞顿开的感觉。
作者认为他阅读的核心价值就是文化、沟通和创造力。我们通过阅读积累文化,维持创造力,就可以更好的让我们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和自然进行沟通。这个提法的确很高级,要远远高于解决问题,打发时间,丰富阅历,积累知识等阅读目的。我在这样的阅读目的驱使下,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去阅读呢?有什么策略呢?
03
本书的核心观点就是阅读的6c的策略。也就是连结,合作,团体,评论,比较反思以及持续这六个策略。
连结,就是联想,发散能力。利用思维导图,把我们读到的概念或者知识发散开去,把所有的跟它相关的,甚至只有一些微乎其微的联系的点,都放在一起,然后联想。这时我们的阅读可能就不是一本书,而是整个的人生经验。
合作,就是组织讨论会,和别人进行脑力激荡。通过讨论,大家共同来欣赏一本书。这样最大的好处,就是我们可以从不同的面,去看我们所阅读的书。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认识及生活经历都是独有的,当不同的人分享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认识到事物的不同的面。
团体,就是参加阅读读书会。近两年,各地的读书会非常的兴盛。我也曾经考虑过读书难道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吗?为什么要去参加一些读书会呢?现在想想其实读书会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这是一个团体。在这个团体中,每个人不但是一个分享者,也是一个监督者。在此,我们可以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我们也可以认识更多的喜欢读书的人,来激励我们更加地向着那个更好的自己进发。
评论,就是我们对于书籍中作者的观点,取材及艺术的创造力,进行一个全方位的评价。这将会使我们的阅读走向深化,不是照搬观点,而是要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比较反思,就是我们需要从多角度去思考,就像立体主义抽象画一样,我们对于任何一个事物的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它,然后把它组合在一起,或许一个全新的事物就诞生了。而且我们也不能只是一味只是读书,应该超越,超越的办法就是反思我们能不能在某一点上会有一些不同于作者的观点,看一看我们是不是有了新的启示。
持续,就是我们对于基本功不断持续的练习,然后我们多去参加读书会,才能真正的把书读懂了,读好了。
04
其实阅读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它需要我们和别人进行共享,他需要我们通过阅读走向深入,这样,我们的阅读才会更有意义。
作者给我们展示的如何运用6c策略,也对我很有启发,用一幅图给大家展示一下,希望能够对你也有启发。
所有这一切的方法都是让我们更加爱上阅读,而且也是我们如何把阅读走向深入,不只停留在表面,让我们的阅读,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策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