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看回放——我敬重的另一位大咖德静殷老师的《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周六看得不完整)。
她的坚持每天和学生一对一的对话,用火热的爱心去感染每一个与我相遇的人,她的多年来坚持利用寒暑假做家访是最最让我敬重和膜拜的。德静老师在家访中了解孩子们的家庭情况,知晓了孩子们的学习困惑,帮助他们树立人生的目标和远大梦想。既关心他们的学习,又关心他们的健康,还关心他们是否能很好的做人。
德静老师无疑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还没有算上她超强能力的读书、写作呢!
也就是在听的过程中,我才动了写写旭和秀兄妹俩的念头。
早读时,一位孩子妈妈在教室门口,似乎是找学生,我就礼貌客气地问她找谁?不曾想她对我的话至若罔闻,还是往教室里边望,再问一遍,无果,等我问第三遍时,她从前边一个孩子的手中拿了支笔,开始往手心写字,就是在这一刻,我才警醒——我咋这么的粗心!这么的漠然!而这,无疑触动了我,也深深地刺痛了我。
一开学,一个叫旭的、耳朵上是戴着助听器的孩子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大约两三天之后吧,班级一个叫秀的孩子就曾到我跟前解释,说那是她哥,从小听力受损,她会多帮助哥哥的。那时我还以为是同村的同族的哥哥。接下来的上课学习过程中,这孩子的听课、读书、背书都没有出现拉队掉队的情况,甚至曾经还有一次的小周考拿了个单科第一名的成绩,我为此还刻意地表扬了他。于是我就慢慢的没有过多的关注旭了。
昨天到今天,秀被两个老师连续批评了两次,原因都是课堂上听课专注度不够。所以今天早晨在她找我背书的时候,我把她叫到教室后面聊了聊,含蓄地点拨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先肯定她背书速度特别快,有一手漂亮干净隽秀的书写,这是很多人望尘莫及的,接着表扬她一开学就在八十来个孩子中脱颖而出,颇受我的青睐。遗憾的是两个月过去了,为啥没有在班级中站稳脚跟?原因怕就是没有抓住课堂,希望她在未来的学习中管好自己,抓好课堂。(恰好孩子要借用我电话给家长联系,说是忘了带数学卷子)我这才把教室门口的这位妈妈和秀联系在一起,我这课才意识到,这个妈妈要么是无法听到,要么是无法表达,赶紧把秀叫过来,果然是给秀送卷子的。
秀的妈妈已经离开了,下楼了,可是我的心却犹如被针扎了一般的刺痛。因为我的漠然,我对学生的情况了解还不够,对孩子的爱投入还远远不够,我竟然那样仰慕的,所谓的“例行公事”的对待秀的妈妈,真该死!
再次把秀叫出来时,我揽着她的肩膀,真的像母女一样的跟她聊天,不止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指明她这不足,那不对,而是推心置腹的跟她聊聊家常话。也就是在跟她聊的时候才明白原来旭是她的亲哥哥。今年恰好分到一个班,妈妈是年幼的时候,因为打针所致的医疗原因导致听力受损,哥哥一生下来就有听力残缺,一直到五六岁才戴上助听器……
听了这些,我的心似乎被什么攫住了一般,钝疼之感遍布全身。
立马就想起大学的时候我的室友。她曾经跟我聊过,她未来生活都有一半责任和义务就是帮着爸爸妈妈一起照顾那个脑瘫的弟弟。那个白白胖胖的、眼睛大大的、超级可爱的弟弟,我是见过的。他很聪明,电视上的广告词一字不落的全能背下来;也让人心酸,已经超过10岁了,却连站都站不起来,只能在客厅的沙发之间蹒跚前行。他是在大年三十出生时候,因为难产,加上似乎是医生的产钳夹取时不当吧,大脑受到了损伤,一直到两岁多还不会说话时才查出来大脑出了问题,可是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我的这位室友从小就目睹着爸爸妈妈为了弟弟的病,怎样的心力憔悴,怎样的散尽家财,所以她要代爸爸妈妈为弟弟撑起一片天……
我就拿这个例子跟秀聊,我希望她能像男孩子一样,勇敢担起和爸爸妈妈一起照顾哥哥的担子,撑起一片天。当然她哥哥要比我同学弟弟的情况要好很多,鼓励她肯定也会做的比我的这个同学做的要好的多得多。勉励她完全可以把这当成上天送给自己的特殊礼物,来磨练自己的特殊礼物,让自己更快速的成长的特殊礼物。相信她会比别人成长得更快,未来路会走得更远……
聊着聊着,我看到秀的眼神亮了,眼眶微微红了。我知道孩子应该有所触动了,拍拍她的肩,揽过她给她个拥抱,预祝她在期中考试中如鱼得水,一定能把学习这条路走得更宽更远,一定能为自己的家打造一片更蔚蓝的天。
我经常听到“以爱为底色、教育是无痕”的等语词,到这一刻我才深知,这些话平日里我只当做口号说说而已,根本就没有去践行、没有去落实,更没有去深思,又遑论当成自己的教学日常,一点点的去做呢?我对孩子们的关注还远远不够,师生之间更多的是两张皮。及时是课堂上孩子们被我的所讲所述吸引,他们的眼神会随着我走,但我知道那只是课堂上而已,一旦下课,我跟学生之间的链接可能就断了,我没有走进他们的心,走进他们背后的一个又一个的家庭,所以我没有走近过他们的心!我的教育还是太单薄!
我愈发明白了简·尼尔森教授所说的“爱是一个动词,爱就一定要动起来”的深刻含义!
我特别敬重的名师王君老师也说:我真的是经历了漫长的教育生涯之后才慢慢改正了潜意识中把“向家长告状”当成必要的最重要的“教育手段”的惯性行为。当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我对所有的家长都充满了悲悯之情,我渐渐能感受每一个家长的不容易和无可奈何的时候,我才知道,我是真正的成长了,我开始成为一个真正的教师了。
教育无小事。教育要用心,教育更要走心。不管是对待自家孩子还是班里的孩子。
走心的教育才是润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