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第9章 执行阶段:选择最合适的行动,依靠直觉做判断。作者在这一章里介绍了3种选择方法,以便让我们更迅速地在日常繁忙的各种事务中,找出当前最合适的行动。个人比较喜欢上面导图中列出的“三分类”法,咱们今天就来详细说说这种方法。
个人经验,日常“决策困难症”,除了没钱,还可能是怕犯错。我们几乎总是出于惯性地认为,反复思考,推迟决策是更明智地行为,然而事实上,这种情形只在前提是你需要收集更多资料时,才管用。
如果你采纳了搞定这本书前面几章的内容,来管理你的工作和生活,那么当前只需凭直觉决策就好啦!因为在这之前你已经从全面收集任务、决策下一步行动、分类汇总行动清单和定期回顾复盘四个步骤中,明确了你当前最重要的目标,接下来的决策就只要向着这个方向前进就好!
以下是三个步骤的具体内容:
一、执行事先安排好的工作。
之前听别人说提前一天列计划,总觉得有点儿不自然,因为自己常常对下一步该做什么没太多概念。大多数情形下,都是领导负责想新点子和任务,我做好执行就行。还有大公司,决策慢的缘故,话说20%的人干活,80%打酱油也是极可能的。
说实话,有一天发现自己手上的事,真的能排满一周时,还是挺惊讶的!到现在都还有点儿惴惴不安,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更神奇的是自己还能心安理得的坐在这里不加班!这当中既有对当前待完成事务节奏感的掌握,也有意要改一下磨叽完成工作的习惯。老子说一小时完成,绝不超过俩小时!哦,错了,是1小时15分。
最重要的,是掌握好合适自己工作量的度,既有效率,也有空余时间完成额外任务,这个过程也需要自己慢慢调节,也许规定和记录每件事完成的时间,会对自己有比较大的帮助!
另外,在执行一天事先安排好的工作时,也可以尝试用到本章中介绍到的第二种选择方法,依据“四标准法”,也就是当前所处工作情境、时间多少、精力是否充沛和在自己当前目标中的重要性。其中根据情境分类罗列自己可执行的事项比较有借鉴意义,例如,在从公司到宿舍的路途中,就可以简短地跟父母通个电话,而不是一直等到周末才有空给家里打电话,如果要外出一整天,很可能就会忘记了这件事。
二、处理临时任务。
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关注临时任务,并将低效和压力,归咎于“意外事件”,实际上也许我们并不知道的是,这只是人们不善管理自己精力的一种表现。
感觉一个月以前的自己也还是处于这种状态,任何人任何时候问我有没有空,我都会回答“有空”,就好像自己是“无业游民”一样!也挺好奇别人是怎么管理自己时间的,怎么就会在领导问起来有没有时间时清楚说明“有”还是“无”?
在尝试对自己的时间分段管理时,好像有点儿懂了,已经排好当天一定要完成的任务“最大”,其次,空余出来的30%精力,再用来处理临时任务,或者在当天任务进行的间隙,完成好临时任务就好。如若,经常性地被临时任务占据大量时间和精力,就说明自己工作安排其实是不合理的,需要重新审视审视。
三、安排下一步工作。
在完成前两项任务后,接下来就是让这个良性循环持续下去,从这个角度看,安排下一步行动和前两项一样重要。有的人喜欢提前一天安排详细的工作计划,有的人则喜欢提前一周明确计划,两种方法都可以,找到有助于促成自己工作节奏形成的方法就行!当然,计划前期,明确时间段最好,到后期找到熟悉的节奏,就不必再这么详细了!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不知道我说的,是不是便于吸收理解呢?还是就听一个神经在这里瞎扯一些有的没的?嗯,后者的话,就不用专门留言告诉我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