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数不清这是第几次,Ricky因为不想出去楼下玩,不想出去晒太阳而引发的全家世界大战了,表面上我总是把原因归结于孩子“0——3”岁时期我陪伴的太少的原因,但又似乎内心又不是这样认为的……
由于工作,孩子交给了爷爷奶奶带,由于我婆婆腰腿经常疼,所以,她总是会跟宝贝说:咱倒在床上玩…有时周末回家,看到孩子躺在床上一个人玩车,不想出去玩时,我的鼻头总会一酸,眼泪一直打转…… 所以,当我们想带孩子出去玩,而他非要在家里玩时,我下意识就会觉得孩子是跟着奶奶养成的这样的习惯。
其实,每次一看到孩子这样,我就深深自责,尤其是孩子怕这个,怕那个,怕尝试很多有趣新鲜的事情时,我心里就特别来气,每次他这样,我就想发火,孩子,不就应该无所畏惧,对所有的事情充满好奇,期望探索吗?我的孩子怎么这样?嘴上我觉得是由于我陪伴太少,但我潜意识就会想:都是老人教育留下的问题,尤其是奶奶,每次用吓唬的方式不让孩子干这个干那个,怕这怕那,导致他现在对什么也没兴趣,干什么都害怕。
还有就是孩子一干一些小事情,就拼命的夸,就只知道夸聪明,不知道夸过程,导致孩子一干什么事情就怕干不好,就不去尝试。而且,老人嘛,有时为了显示自己带孩子有多辛苦,总是在孩子做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后,给孩子“贴标签”,比如:孩子听到了某个之前没有听过的声音,她就捂着孩子耳朵说:“不怕,不怕,”,转过身就跟别人说:“我家这娃可胆小了”。有次孩子没有吃某个菜,之后会一直念叨“这么挑食,挑食不好”。然后就跟别人说“我家孩子特挑食,每天吃饭能把人累死”......现在,我们在一起吃饭,孩子不好好吃饭,她就忍不住总是去喂,边喂边说:“这么挑食,吃个饭把人累死”。然后我和我老公有时就说孩子:“长大了,自己吃”,后来想想这样也是不对的,长辈眼里,也许我们这样说就变成了做给他们看的,无形中把孩子当作了转移对长辈不满情绪的对象了。
孩子小的时候,一摔倒,或者一碰了,就打地板打桌子哄孩子开心,我说这样不对,不听。长大后,孩子一遇到自己做错事情,或者有的事情做不好,就怨这个,怨那个,找各种借口……
等等这样的问题,我每次都很苦恼,也许很多的家庭也正在上演着这样的婆媳之间关于教育的矛盾,但今天说这些,写这些,不是为了吐槽我的婆婆和公公。相反,我其实特别感恩他们,因为从我嫁到这个家庭,他们就把我当做自己的女儿一样对待,我没有洗过碗,没有做过饭,有时婆婆还会把我的脏衣服什么的都帮我洗了,还帮我带孩子,我心里是特别感恩的,因为他们已经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了我们最好的爱,只是,教育问题上随着孩子的长大,会有越来越多的分歧,而我又因为工作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问题出现,我总是想:要是他们能够虚心接受一些新的教育观念该多好。他们总是用己有的旧的经验在教育,问题出现了,也意识不到问题出现的原因,和他们讲,又听不进去。
虽然孩子现在身上还是有很多不好的习惯,虽然孩子有时生气起来还是会大哭大叫,虽然遇事他还是会把责任推到别的人或事情上,但,我一点儿也不焦虑,因为他是在爱里长大的,他内心有足够的安全感来面对很多的事情,虽然我和婆婆的教育上有分歧,但是大是大非上,我们的三观是正确的,我想,我的孩子,只要心理健康,坏习惯,我们慢慢改!!我也在不断学习,成长,有时,我会把我的学习内容告诉给婆婆,让婆婆知道,我们认为的一些无所谓的语言,行为,真的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无比深远的影响。
前几天,我找各种资料,跟很多的家庭教育专家学习,总结了2——6岁孩子情绪能力的养成,虽然学习到的很多都是方法论,但是在实践中,我慢慢摸索出适合我家孩子的方法,期待跟更多的家长朋友,和宝妈们交流,学习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