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的那几年,虽然常有些戚戚忧愁,但回想起来却是快乐的。
很久以前就听过一种说法,"老不读西游,少不读红楼",我读《红楼梦》是在高中,当时我还在怀想初三将毕业的那个月里,埋头速读《三国演义》的畅快。于是一鼓作气,打算把四大名著全咀嚼一番,至于消化不消化,全是另一回事,然而读到《红楼梦》时,这个宏伟的梦想就实行不下去了,我这人从小就缺少耐力,想法又多又大,真正实现的没有几个。不过我想为自己开脱一下,因为《红楼梦》实在是太美了!
在当时的我看来,《水浒传》的语言太粗鄙,并且文言加方言实在让人头疼;《西游记》则忒小儿科,都不值得我读;至于《红楼梦》,简直是在我面前开出一朵花,梦境变成了真实的天地,所以至今还记得板儿拿桌子上的吃食是佛手,宝钗丫鬟莺儿喜欢的穗子的颜色是鹅黄配葱绿,妙玉的茶具最次者都是官窑瓷,黛玉菊花诗中的句子是“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我最喜欢的曲子是金陵十二钗引子,叫做“初僻鸿蒙,谁为情种?都以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上演这一出怀金悼玉的红楼梦!”我对《红楼梦》是情有独钟的,以至于撇开了其他三本名著。听说曹雪芹只写了前八十回,后面的是一个叫“高饿”的人续出来的,我决定不读后四十回,那个结尾完全扫兴,据我看来,它根本不应该有结局,要是非有一个,应该更悲,但我怕太悲,所以宁愿沉浸在这欢乐的氛围中,在大观园里了却终生。然而即使如此,欢乐也是短暂的,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我也像宝玉黛玉那样悲观了。
我妈发现她儿子老是看《红楼梦》,简直有些痴迷了,有时候是电视画面一闪,被儿子发现有红正在播放,儿子会立刻识别出来,也许是因为玩物丧志,我妈劝我别读它了,一个男孩家读这书干什么?但我“春心荡漾”不止,偷偷坐在楼梯间里读,在水泥地上用红砖块默写葬花词,“愿奴肋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人们总是怜悯弱者,也许你可能欣赏强者,但是我在鸡蛋碰石头时选择鸡蛋。《红楼梦》就是我怜悯式的选择。
我常常携了书,到房顶上读,或者回到幽静无人的老家,独自坐在杏花树下,绿杨叶下消磨掉一个半个下午,农村的傍晚是别有洞天的,晚霞的颜色每天都不同,有一次我竟看到一缕青绿色的云,那时候你才会明白青霞这个名字是多么超凡绝俗。夜晚的星月清光,我也不愿错过,那本书就一直放在我枕边。后来有一次书借给别人看被弄丢了,我等不及又买了一本,直到现在留在身边。
我曾告诫自己毕业后不要改变自己,但我也想过普天之下哪有年龄忝长大心智不变的事,社会现实没来临前你可以尽情想,来之后就一切身不由己,我不敢保证自己不改变,我也有无奈,于是我打算读后四十回,看看所谓的现实到底是什么模样!大观园的悲剧在于它有一个结局,现实让所有人嫁出去,所以当晴雯死后,王夫人开始为自己儿子避嫌起来,孩子长大了,再不能没大没小,由着性子,就像亚当夏娃吃了禁果有了羞耻心之后,伊甸园就该不复存在,大观园也渐渐萧条。我想兰桂齐芳的结局是好的,宝玉娶宝钗的事也是真,如果是曹雪芹亲自写完,结局只会更悲,稍有喜色的结局也好让读者后人稍稍喘口气,现实或者更残酷,我不愿接受。然而我读过后四十回了,只读过一遍,我发现后四十是个魔怔,水浒的后四十被金圣叹大笔一挥,删除出去——不知到这种做法是勇敢还是逃避。虽然我例行鲁迅真正的猛士的座右铭,但我不痛恨逃避者。
三年过的很快,现在是恍如隔世了,我第一次知道脂砚斋是大一的时候,后来又了解周汝昌,刘心武,那么多对《红楼梦》的解释,有历史考据,也有学者考究,但都不能改变我对《红楼梦》的看法,它教人成长,它是一个人的心路历程。史铁生解释自己的名字时说:“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因此历史像铁一样生着。”现在,红成了我的回忆,我的历史。那一年我仍旧带着红。一年之前我在洛阳打工,以为自己考不上大学了呢。
我不知道《红楼梦》给予了我什么,或者成长只是我自己的,我最终舍弃了过去,就像把《红楼梦》留在家里自己走了出去一样,如果我转身回家,我不知道这叫逃避还是面对,有一句话被说过无数遍:生活充满无奈。谁不是这么切身体会着?我有时想,生活就是快乐与痛苦交织而成,少一种就不成生活,我也这么告诫别人,而那过去了的,终将成为美好!这是普希金的诗句,假如你觉得生活也欺骗了你,你也要把痛苦修炼成回忆中的美好。
但终究是生活欺骗了你。许多人的原则都是不要受人欺骗,因为他们害怕受到伤害,尤其是你相信的人的伤害,然而我们的生活就是一个最大骗子。我有最单纯的想法就是大观园真的要散吗?昔日的朋友和一切真的都要改变吗?我不是已经变了吗?变得不在质本洁,变得不再孤标傲世,“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这是妙玉的结局。
现如今,我的《红楼梦》压在箱子的最底层,像过去的岁月一样,我从不曾翻动它,我已经缺乏心境去阅读它了。记得快要离开大学的最后两个月,我感觉自己的读书时光即将结束,每天拼命读书,有时是两个晚上就能读完一本,张爱玲,村上春树,教父,西线,肖申克的救赎,约翰克里斯朵夫,菲茨杰拉德,追风筝的人,雷蒙德·卡佛……我无节制的吸纳,仿佛这是最后一口空气,现在看来是做对了,看书在某些时候使我的心静下来,它和运动一样,打完球后内心也淋漓酣畅,我有时想这也是一种逃避。但究竟什么是生活呢?究竟什么才算直面人生?是逐流变得世俗,或者是必须取得物质成功,还是只有成为商人才算有智慧?什么是弱者呢,是逃避者吗?当有场战争在你面前,你是去拼命呢,还是逃亡?或许有人会问敌人是谁,最可怕的正在于此——因为根本没有敌人,真正的敌人是自己。我不愿点叹号,我没有告诫别人的意思。因为这个战争的前提就是假设的,或许根本没有战争。我也在此间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