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初秋的清晨,已多了几份凉意。大家早早起床,开始新一天的工作。施工小分队的小伙子们,钻机一开就不能停,必须 24小时三班倒、连轴转,根本没有新的一天,有的只是新的钻位,新的进度。
我们的高度反应,经过一夜煎熬,似乎好了许多。山上缺水,把毛巾弄湿擦把脸,算是洗漱了。此时倒班的小伙子们正好回来,全部穿着棉衣,带着一身钻塔连夜施工的泥浆和疲惫。一起用了早餐,他们去休息,我们上钻塔。此时,太阳已经从对面的山顶探出头来,气温迅速回升。山坡上的野草半绿半黄,为野外生活添了些生机。和我们一起到钻塔的几个小伙子,背着挎包,扛着铁杆,穿着工作服,戴着安全帽,一副标配装备,轻松地走在前面。我们几个也算经常在公园跑步健身,但山上空着手行走也有些吃力,脚下觉得轻飘飘的,稍走快点,十几步就腿软了,气促了,和脑门依然的胀疼组合起来,是一种说不明白、从未有过的体验。翻过一座山头,在半山腰,钻塔轰鸣着,员工们紧张有序地工作着,个个一身泥、一身油,让我们看到的都是感动。这就是祖国勘探战线的前沿工作者,连名字都叫不上来,却告别妻儿,远离家庭,长年奋战在野外,为能源资源事业默默奉献着。我们来考察调研,本来有检查指导任务。面对这帮血性汉子,以及他们为之无怨无悔的血性事业,还能做些什么呢?能够做的,不过是多陪他们走几趟山路、唠几句嗑。
在山上也就呆了3天,想做的事很多,却没做了什么,唯一确定的,就是知道调研报告该怎么写。
下一站是甘南,布局在同一省份的两个施工点,却距离千里之遥。此时,千里之外的另一个施工小分队等着我们,不知还会有什么样的故事、什么样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