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太多时候,我们只顾着像陀螺一样运转,有时甚至只是无聊地刷手机,也不愿让自己停下来。夜猫族越来越多,尤其是年轻一代。有次00后的美容师问我一般几点睡,我答十点半左右。她当即表示震惊,“咋这么早睡呢?怎么着也得12点吧。”我戏言老了老了,哈哈!
如今因为习惯性透支,身心出现疾患的不在少数,至于亚健康就更是不计其数了。近些天一条“浙大博士跳江失联”的新闻上了热搜,他在遗言中写到“有那么点累了,所以就算了……这是我自己的选择,不怪任何人。”在为生命感到痛心和惋惜的同时,分明就看到了疲倦和压力。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只是在追求成功和优秀的道路上,不仅要勤奋努力,更要学会适时的放下。张弛有度、劳逸结合,才能使效率最大化。记得很多年前,有次在电视采访中看到,有乒乓球队友夸赞王楠状态超好,说她总是该吃时吃、该睡时睡、该练时练,一切都很简单的样子。
上周末研究生上课,课上老师多次提到,“人到中年,没有完美,只有得失。”他说在认真工作的同时,也要学会放慢脚步、放松心态,身体健康是一切的基础。博士生导师、教授还没评到,就慢慢来吧(其实老师还很年轻)。我懂得,老师说的放慢并不是逃避,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一些发达国家,休假早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一到周末或假期,就举家到乡下、山里、海边、国外度假,暂时离开平日的生活常态,放松工作期间紧绷的神经。因为日复一日的奔忙,很容易就迷失了自己。
上周末,平日工作忙碌的好友组织了一场素女茶会。在乡野山水间,身穿布衣、手捧香茗,享受那一刻的闲雅自在,值得称道。尽管因赴杭上课无缘参加,透过照片也链接到了那份馨香。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一起来品味木心的一首诗《从前慢》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