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知相惜
某天看了弘一法师的一篇文章《怎么样教子女培福》,感触特别深!于是想把自己的感触和反省记下来,让自己孩子也看看并且记住。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他的一生是半世红尘,半世空门。了解弘一法师的都知道他不同凡人,他诗词歌赋书画无不样样精通。被称为民国初期的奇才,他写的最有名的《送别》感动了无数人。他一生活的潇洒自如。始终做最真实的自己,不被别人左右。最后看破红尘,了入空门,成为了一位高僧。
他的一生低调做人,生活简朴。这都源于他小时候深受父母亲对他的教会。因他的父母都是信仰佛教之人,所以从小教导他爱惜自己的衣食。时时要懂得感恩!所以弘一法师此后吃饭时便不再敢浪费一粒米饭和粮食。出去玩耍也小心翼翼,生怕弄脏自己的衣角。此后不浪费任何东西,小到一张小小纸片。因他明白浪费既是损福,珍惜慢用就是培福。他深深记住了父母的教导,影响了他一生。其实他出生在很富裕的家庭,在民国初期的天津堪称首富。而从小却受到这样良好的教育。
古人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福气,但是每人福气的大小却不同。比如有的人能活过百岁,有的却英年早逝。
通过反省,以前的自己真是有很大的罪过。平时浪费了不少粮食和蔬菜,不愿意吃剩饭剩菜。虽然剩下的饭菜放到了冰箱里,可是下顿却再不想吃它。衣服也是,有很多件还能穿的却被无情的扔掉。这样的行为都是会损福。以后决不会再这样了,每天学习惜福。
孩子们请从现在开始学习培福惜福好了,从每天生活细节做起,从珍惜一滴水,不浪费一粒米开始做起。自用的一切东西,做到节省慢用不浪费。把好的东西用不着的去分享他人,好的穿不下的衣服去送给需要的人。施舍和节约就是培福。行善有爱,多多帮助他人也是培福积福。
孩子,还有需记住的是:平时不与他人计较对错,不计较得失,“舍得”两字真正的含义是舍得多才会得的多。少去参与纷争,心如大海,多去原谅理解和包容。去感恩遇见的所有人。你的人生路才会越走越宽,这也是培福积福。
孩子,假如福气有十分的话,我们只能用三分,剩下的要等以后再用,不能一下用完的,记住了孩子们,要懂得惜福。
愿孩子们学会培福积福和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