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月份意识到自己的财务状况一片混乱之后,我开始尝试“节俭生活”。
所谓节俭,其实远不能和真正节俭的人相比,只不过相比自己随便花钱的状态好了一点而已。
但是消费的惯性尚有余波,我还是难以抑制自己的消费冲动。
盘点了整个上4半年我买入了20件衣服,包括冬天的羽绒服,夏天的薄T恤,林林总总,平均每个月3+件。
不盘点不知道,一盘点吓一跳。
我还以为自己已经是比较节俭的在生活了。
相比去年一年置装费45000元,我打算今年把“服饰美容”板块的花销控制在12000左右,平均一个月1000元。
但目前为止已经花掉了8000多,下半年服饰还要更贵一些,保住底线,有点困难。
这几天我仔细翻看了自己的淘宝订单,也把衣橱里的夏天衣服重新整理了一遍。
我发现自己的问题主要是这几种:
为想象买单
从去年到现在我胖了大概10斤,照镜子会明显看出自己自己的腰腹多了一圈肉。但在买衣服的时候,我又会选择性的忽视这一点,按照之前的尺码下单,收到之后想着:等瘦了之后也能穿吧。
抱着这样不切实际的幻想,我衣柜里应该有四件衣服没拆下吊牌,还都挺贵。
无意义的廉价消费
也有很多东西都并不贵,15块的腰带要买两条不同颜色,60块的T恤要买几件不同颜色,甚至连眉笔都买了好几支不同颜色。
日复一日的积累,并没有累加出一个气质出众的自己,反倒是一件一件的衣服把空间填满,每次收拾房间都心烦意乱,也让每月算账时的心情down到谷底。
为什么会止不住的买?
《圆桌派》有一期的话题就是讲消费主义对年轻人的影响,以及为什么有数量如此之多的年轻人甘心为了衣服包包等“身外之物”背负巨债。
心理学家武志红从心理学的角度做出了解释:内心不够丰盈的人,或是年幼时的情感缺失,对成年之后生活的映射,就是不断的向外探寻。
加之我们生活在“迅捷”的时代,明星同款可以秒下单,网红产品立等可取,以一种成本最低的方式,拥有原本遥不可及的生活。
知乎看到一个案例,25岁的年轻女孩有着18万的消费贷款,而她月薪只有六千块;
去年双11之后,另一个疯狂购物的女孩把信用卡的还款计划列到了2020年;
说到我自己,我很想去学习油画,但高昂的学费材料费让我望而却步,但负担一件衣服,一个轻奢包包,一场旅行对我来说轻而易举,所以我会随随便便消费,但真的需要一笔大钱的话,我拿不出来的。
从3月份决定节俭生活,确实有一段时间,我对网购心生厌倦,感觉任何东西都吸引不了我,那段时间确实过得很省钱,三月和四月加起来,总花费不过七千多块钱。
但新一波的消费浪潮汹涌起来的时候,我并没有控制住,加上冬春和春夏的两次换季,我半年间就几乎花光了一整年的服装预算。
现在回想起来,是三月份的热情过于高涨,对欲望的压制也更强硬,导致了五六月份的反弹崩溃。
回想这一点,不禁让我觉得,控制花销和努力上进是一样的道理,我们要找到真正的“病因”和合适的方法,循序渐进,可持续的、一点一点的努力,而不是用打鸡血的方法让自己亢奋起来,热情过后便消散不见。
回顾自己上半年的花销和生活,可是说是一个失败的节俭生活案例,但我想,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可能都有立flag而后又失败的经历,好在我并不怕这种失败,我知道这是迈向良好循环所要走的弯路,我看到了,损失了,也能再次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