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你有没有在一些时刻停下来去看一看身边匆匆的过路人,一起等红灯的时候,乘同一班地铁,在一个饭店吃东西的时候,抬起头用眼睛打量这些可能不会再见一次的陌生人,有人欢笑,有人皱眉,也有人面无表情。我在想,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还想问你,这一个个的普通人是不是也会有伟大的力量呢?
1.
我们来看一位老人的故事吧。
一位六十五岁的老人,退休在家。母亲在他年龄还小是离家,父亲酗酒把其他女人带进家门,十六岁他被赶出家门,上学期间做不被人注意的笨学生,酿酒厂默默工作四十年,没有升迁,没有朋友,和妻子有二十年的隔阂,唯一的儿子也不愿和他对话。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让人感觉有些许懦弱的老人,平凡的没有闪光点,他身上会有什么让我们惊叹的事情呢?
一切都从一封信开始改变,收到一封二十年前好友的来信,来信的好友说自己得了绝症,命不久矣,写信告别。老人拿着回信去投递走了一个又一个邮筒,却始终投不进去,只能往前走,往更远的邮筒走去,在这段时间消化着好友的噩耗和曾经的友谊。在一个加油站进餐时被一个姑娘无意中的谈话击中,这一刻他好像有了梦想——走到好友的身边,穿越整个英格兰,朋友或许就能好起来。
不知生活中的你是否也会许下这样看似不着边际的心愿,“如果我如何如何,事情就会变得怎样怎样。”好像我们对自身的苦行,可以感动上天,改变一些已定的事情。
老人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行走,做未曾尝试的事情,接受未曾了解的东西,去争取,去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一些事情。
2.
一双帆布鞋,一个不再年轻活力的身躯,一个想要救朋友的愿望,没有手机,没有计划,凭借一个午后突然坠入心间的念头,开始了行走,开始了一只脚放到另一只脚前面的行走。
开始了拯救好友的道路,也开始了从新认识自己生命的道路。行走中陪伴他的不仅是身边的风景,更多的是回忆。童年的母亲,和妻子的第一次相遇,儿子对自己的冷嘲,还有,那个二十年前的好友,这些交织在他的脑海中,被他一件件想起又踩在前行的路上。“我们都有过去,都有遗憾,希望有些事情当时做了或者没做。”在这么多年间,他普普通通的每一天中,穿插着他自己都不理解自己的事情,在儿子最需要鼓励的时候他选择了走开,在妻子需要安慰的时候他用无言相对,朋友帮自己背了黑锅而自己至始至终没说一句谢谢......他始终处理不好自己与他的关系,老了也是默默的戚戚然。
来自身体的疼痛与不适,妻子的不解不支持,一些路人的不信任,甚至自己也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些可笑,倒不如早点回家的好,或是开车去见好友。可他还是坚持下来,相信自己多走一天好友就可以多活一天,这就是唯一能为她做的事情了。
路上遇到更多的陌生人的帮助与支持,在这些只有一面之缘的人中,也让人感慨这些散落人间的普通人各有自己的不易。遇见一位为了工作后来发现挚爱已成为人妇的男人、遇见一位相信自己会离开自己不喜欢的地方的服务生、遇见一位被男朋友欺骗被抛弃的姑娘、遇见一位表里不一的演员、遇见一位穿女装的男士、遇见人们的猎奇、遇见人们的利益与名气、遇见一只依赖自己又离开的小狗、甚至遇见自己之前从未细心观察过的各类花草......以一个过客的身份去看这些,若未曾听他们的言语,他们就和万千的普通人一样,也或许和他们漫无目的的聊天就让我们颇受感慨。总会在这些遇见中丰富自己的内心,从陌生人身上吸收很多东西,学会理解这个世界和他人,学会解救自己的人生。
3.
经过87天,老人到达好友所在的疗养院,没有最初想象中热烈欢迎的场景,安静的好友被病魔折磨的已说不出任何话,老人怀着信念,向自己的信仰朝圣,终也没有像预期的那样把好友救活,你说这是白费力气吗?我觉得让我备受感动。我们坚持做一些不被理解的事情,是为了对得起自己内心那一点小小的期待和奇迹,终究不成,也会感谢这个坚持带给我们的信念。
老人在这一路上最后的收获就是理解自己的生命,理解自己的懦弱,理解自己的坚持,理解自己不曾被理解的事情。而妻子也在其中反思自己,找到老人第一次走向自己的勇敢,找到老人对自己和儿子的关爱,最后拉着对方的手,在笑声中摇荡。
故事完结,这是一个老人的故事,一个平凡人的故事,一个平凡人也可以尝试不平凡的故事。一路往前走的行动告诉我们“只要一直往前,当然一定能抵达的。”,那些我们看似不可能和可笑的事情,有人坚持并找到他坚持的理由。也许我们有一天也会做一件在别人看来毫无道理的事,他们会问你为什么,那时你也许会想起这个老人,并坚持下去。为份坚持在最后会告诉我们,付出的目的不是收获,而是不悔。
文中有一句话:“他想到自己的人生,表面上看似再平凡不过的生活,实际上却藏着这么多的黑暗与磨难。”用这句话反思自己,或看向周边的人,看向陌生人,看向历史,我自觉得,没有一个生命是容易的,在平凡的外表下大多有一个挣扎的灵魂,我也不敢轻视每一个微小的生命。
若你有自己的朝圣之路,有自己的坚持,那你只要一直往前,当然一定能抵达的。
4.
昨天翻东西的时候看到了之前写的一篇公众号,里面记录了我和朋友的聊天。那是去年的3月,他说:“我觉得现在我一无所有,就剩下一个强大的我自己。”这个朋友平时是一个风趣幽默的人,发这种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忙问他经历了什么。
他说:“友情、爱情、事业,全都完犊子。”我劝他还是要努力生活,不要为一时的失意难过。
他说:“努力我一直深信不疑,只是苦于找不到正确的方向。”
当时我写的是:“这个阶段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不知道自己真的喜欢什么以及为什么努力,于是终日恍恍惚惚在原地徘徊。”
一年过去,植树节那天,他在朋友圈发文: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可能这就是今年的生日和植树节这个充满希望的节日重叠所要告诉我的吧。继续出发,一直在路上。
一年后的生日,他在出差的路上,为自己的事业努力。迷茫可能会在我们每个阶段都得以体现,能做的,也就是往前走。一年前的聊天可能他也忘了,而被我无意间记录下来,见证他心态的成长。
让我们继续出发,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