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来临之际,家长们就早早地为孩子选好了各种补习班,写作提高班,英语加强班,数学难题攻克班……名目繁多。朋友在朋友圈吐槽:暑假已进入倒计时了,依然没想过要孩子上补习班。孩子即将上三年级了,可是“补习班”这三个字一次都没有进入过她的脑海。一直没动过在这念头,除了旅行、运动,就是带孩子回乡下种地。朋友淡定的生活态度是我最欣赏的,可是在全世界都这么做,唯有自己例外,有一天也忽然对自己的淡定感到震惊,怀疑自己的思考——不让孩子上补习班是淡定还是消极呢?
最近热议的“月薪三万的妈妈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各种班的开销“话题,力透中国父母的深度焦虑。昂贵的培训费令人瞠目结舌,让年轻的父母压力山大,但父母对此热度不减,乐此不疲,到底是为什么?
一价值观念未转变。
人们的价值是通过和别人比较而存在的,比别人好就是有价值,否则就是一无用处,即使是已经充分利用了自身的条件,在自己工作领域展示了最好的自己。树立高目标不断追寻就是美好的,随性一直被认为是不思进取,随波逐流,是消极的,没出息的,自然生长被认为是罪恶的。孩子还在娘胎里,他的一生就有人替他设计好了,他要按家人和社会的喜欢好成长,旁逸斜出会遭到无情的修剪。父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过多地干涉孩子的成长,想把孩子改造成自己想成的样子,却忘了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本来的样子,得不到展现的样子。父母对孩子管得太多太严,吃什么、喝什么、玩什么、读什么学校、选什么专业,成年后挑的对象,都是由父母决定。听父母说得最多的好好读书的理由就是以后过上养尊处优的好日子。住豪宅、开豪车、还有一个隐藏的原因就是过得比身边的朋友熟人潇洒,体面,有地位。
二、来自社会的压力
社会舆论的压力。月薪三万还支撑不起一个孩子暑假的学习费用,这不是家长乐意的,不想让孩子参加各种活动的也大有人在。可是为什么还愿意掏腰包?周围的人都这么做,一出门就被问:“你的孩子送到哪学舞蹈?又是在哪学的钢琴?”如果你回答说:“我孩子什么兴趣班都不上。”你一定会遭遇看外星人的惊愕的目光,会被扣上不爱孩子的帽子,被贴上穷光蛋的标签,鄙视你的不入流,好像你不给孩子出培训费就是向他口袋里乞讨,让人瞧不起,让人不安。
生活的压力。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月薪三万的妈妈撑不起一个孩子暑假的学习费用,生活上的各种开销,分分钟需要钱,钱不是万能,但没钱却是万万不能。读书不是唯一出路,但读书是一个很好的出路。小时候不认真读书,不培养各种才能兴趣,将来怎么出来混?“我都这么努力,你有什么理由不努力?”社会处处都在打没学历的人的屁股,书没读好,没文化没水平,就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永无翻身之日。现在很多地区幼儿园招生,要面试父母,在珠海金湾区,某幼儿园还要求孩子父母双方都要本科学历。更有趣的是,父母的身材也属于面试的要素,学校解释为:“连自己的身体也管不好的人,也管不好自己的孩子。”为了孩子的将来,为了将来的孩子,拼了命也不要让孩子错过学习。
三、孩子是父母的唯一兴趣
孩子是父母的未来,是父母的唯一希望和寄托,对全职妈妈尤为如此。妈妈不仅盯住自己的孩子,也盯住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参加了什么兴趣班了,在班上考了第几名了,反正,别人有的,她也想要。不让孩子落后于他人是妈妈的职责,她会搜集各种信息,使用各种手段附加到孩子的身上,让孩子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实现自己曾经的梦想和目标。
不让孩子上补习班,是消极还是淡定?这也是从自身出发去思考而产生的问题。怎么不问问孩子呢?孩子上不上补习班,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不是家长的决定,而应该是孩子的意思。孩子愿不愿意,喜欢不喜欢,有没有感兴趣,快不快乐。兴趣班也好,补习班也好,是不是适合你的孩子。家长的焦虑不应投影到孩子的身上,让孩子来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