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原创文章第74天。一个终生知识使用者、践行者。
今年春节特别安静,政府要求城区范围内不允许燃放烟花爆竹。一旦发现罚款200元,然后这个春节除夕之夜睡觉静悄悄的。
一直以来春节离不开烟花爆竹,有爆竹声中一岁除。环境污染已上升到了法律阶层,为什么有法律?因为它就是一个强有力的制止和更正行为。
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这件事情来说吧,假设不控制烟花爆竹的销售,不提出罚款。只是口头警告,起不到更本性作用,因为不痛不痒对于人来说,大脑很快就忘记这件事了。放一下也没关系吧?
就拿垃圾分类来说,家里用剩两节电池,有买菜的塑料袋。超市一个袋子大袋子三毛钱,大多数还是买的用,因为携带一个塑料袋非常不方便,人购物大多是随性的,谁也不知道自己这次买多少东西。
就比如春节前的一次购物,我本来打算买些吃的东西,计划就是那几样,花50块钱。走入超市后挑了一篮子。最后一算账200多,东西太多,没办法购买两塑料袋吧,购买塑料袋6毛钱。因为几毛钱对于现在的人来说。不是很贵。别看我们热衷于抢微信里红包那1分钱。
因为情境不同,大脑对金钱的概念感知是不同的,因为购物花了200多,对比下6毛钱不叫钱了,非常少。200都花了,6毛算啥,无感。《影响力》那本书就提到过同样的例子,当人走进一家店,服务员推销几万的东西,在推销几千的东西,或者几百的东西。当客户选择购买几万的东西后,搭配几千的东西人就不觉得贵了。
比如买了10万块钱的车,推销几千块钱的车上坐垫,往往非常轻松的推销出去,因为对于10万来说,几千块钱非常低的价格。这里要是符合情境的,匹配的。买车推销衣服肯定不合适。
情境的不同,事情的重要性不同,人的认知就会出现极大的差别。
有时候说老头老太太小气,这个观念是错的,得看怎么对比了。老太太跟买菜计较那几毛钱。但是买保健品非常舍得,几千几万的掏钱,不眨眼都不带搞价的。你说她是小气还是大方呢?
回归买塑料袋,6毛钱对于购物200多大脑是无感的,去购物的时候计划的就是不需要塑料袋,最后感觉买的什么东西都需要的啊。携带购物袋也太麻烦,占据包的位置。男士不拿包,拿两购物袋也难看啊。
出钱购买塑料袋有效的制止的行为是以前免费,人分类装,吃的和用的不能放一起,生鲜的和熟食不能放一起。反正是免费的。比如过去200多的东西,要装很多塑料袋的。现在人不分类了,除非特别的东西。
携带购物袋成本太高了,因为购物是随性的,今天带了袋子本来去买,因为有事不一定去买,明天去办事顺便购买了。
并不是人人都是把时间安排的到小时,就那也存在很大的随机性,并不是为了某事特意安排时间。
大脑是吝啬的,购物袋回来还可以当垃圾袋,所以也并不是全浪费,就拿电池和买菜那种红色和白色各种颜色塑料袋来说,电池废了,只是两节或者四节,人随手就扔垃圾桶里了,谁会为了两节电池特意去找个电池回收箱吗?出门成本太高了。
买菜那种塑料袋也还是免费的,大多数人知道塑料袋污染环境很难的被降解,但是他想自己家也没用多少塑料袋,这点没多少。加上买菜方便,特意为它去找分类的垃圾桶成本太高。人很难做到自觉分类。产生垃圾,出门顺手就扔了。不会留着过夜,甚至特意去找垃圾分类。
所以城市垃圾桶上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对于很多人来说那几个字是无感的,因为扔垃圾的时候,让大脑动脑筋哪个是可回收哪个是不可回收,这是要进行判断的,启动大脑的认知,上面文章说到大脑存在认知吝啬,能不用就不用。能尽量不用尽量不用。
当人逛街的时候开开心心,注意力不是在女神身上,就是闺蜜身上,或者吃的上面。说说笑笑。启动大脑这个是要回收的,那个不回收,这个污染环境的,那个不污染环境。有的也会分类,扔进去一看扔错了,脏兮兮的垃圾桶谁还会捡回来吗?
所以分类的垃圾桶变成不分类的了,因为认知成本太高了。
幼儿园教小朋友要对垃圾进行分类,但是你走到街上去看,大多数是妈妈在扔垃圾,碰到弄脏衣服的熊孩子来说,收拾熊孩子够费精力了,那个妈妈哪里还顾得上垃圾分类的事。
就像这个安静的春节,没了卖烟花爆竹。去寻找卖的地方,成本太高了,买回来进行燃放,爆竹只能在室外放,很容易被执法的逮到,中国人都讲究喜庆节日里不招惹晦气之说,被罚款就是晦气,会影响一年的运势。
每个人都知道运气在人生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所以谁会拿自己的运气去赌呢?这个成本更高。
就像黄金,本来一条黄金几万块钱,加上生肖,服务员告诉你这个可以让你老公来年转运的,平平安安。发财有望,花几万能带来好运的事,千金难买好运气。所以为了运气也会付款。
这个春节安静,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了,因为人付出的成本太高,所以傻子都不会燃放的。
很多事情无法做到,就是因为有时候启动认知,大脑是吝啬的,只有超过那件事情的成本,人能立刻改变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