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新厌旧辞海中,人们固化理念中,传统道德中,是带有贬义的词汇;说到他,国人就会自然而然想起,《铡美案》中的陈世美;说起他,你自然会联想到泪眼婆娑的秦香莲;说起他,那些世俗所不耻的飞黄腾达后,抛妻舍子、另寻新欢的达官富人的嘴脸,就会栩栩如生的立马呈现。而我今天要说的喜新厌旧,是不在藩篱之中,且又的的确确人原始本能中,与生俱来的本性。
人本就是感官动物,我们会感性的认知,但凡你不曾接触、拥有的事物,即是新的、完美的;但凡新鲜的事物,我们不忍心破坏他,会精细的呵护他;同时我们也会因为常年目睹、接触的事物,经历了岁月打磨、风化,变得残缺而心生厌倦;皆因为人会受到一切外在刺激和新鲜的事物时,会感到血液沸腾的一种本能;当这种感觉随着荏苒的岁月,变得不再会引起你的好奇,逝去鲜活的吸引时,不再珍惜将随之而来。
“老”了的显著标志,就是对所有的事情都觉得索然无趣;所以才有养生、防衰老“保持童心”之说;那些鹤发童年者,大都是对新生事物保有敏感,对新的事物趋之若骜;就像婴儿那样,在浩瀚未知的宇宙里,一切都是他想探知的。像诗人文怀沙,九十多的高龄仍激情澎湃、信手拈来、挥洒自如,缘于他对美的痴迷追求,这样的高龄,在301手术时,院方应他之约,着一美女护士伺候左右,居然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进行;这在常人看来不可思议,也太过奇葩,但这也正是活灵活现人性本能的自然状况,文老一生数次婚姻,乐观、豁达、慕新,应该是成就高龄而又有尊严活着的不二法宝。
接近“老”了的人们,当你对身边的事物,了无兴趣时;当你觉得世间一切,不过如此时;当你觉的世间一切,都无所谓时;当你只满足于酒足饭饱时;你还能用什么来喂养自己的喜新厌旧?你连喜新厌旧这最原始的天性都丧失殆尽时,真的就是“老之已至了”!现在,起同龄的伙计们,摒弃约定俗来的偏见吧,精心呵护、喂养弥足珍贵的喜新厌旧吧!因为我们还有尚未满天的晚霞,急需我们去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