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时间真快,今年六月份距离大学毕业就一年了。还记得大学刚毕业时会想象毕业一年时自己的样子,很是抱歉,现在来回答,没有熠熠生辉,很普通。相继做了两份不咸不淡的工作,现在准备考研,决定为自己冲刺一个更好的平台。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出来工作后才体会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对理想工作的期待与对自由梦想的追求,一切都显得很遥远。
难过了一段时间,每天都很低沉。但是,人贵在向前的精神,无论现实多么平淡,心情多低谷,都要尽快摆脱原地踏步的动作,积极地学习生活找寻出路。
今天这篇文,是理清过去这一年的作为与对接下来日子的思考。
02
关于写作。
这件事,我是真的认真在做。然而总是一波三折,并没有顺利发展有成绩,可能好事多磨这件事在写作上也是成立的吧。
最开始我在日更的积极影响下,在大三时就坚持写了20万字。那个时候,每天写字的习惯养成了,写一篇文章也不再晦涩,可是写到后面,发现了一个问题,自己每天写的东西都很类似,翻来覆去毫无新意,作为文字的主人,我都对自己的作品产生了嫌弃。
所以,我停止了日更,甚至没在简书上继续写下去,如我所说,不是因为懒,而是察觉到太差。所以在20万字后我就停止了输出。尽管在所写文章中,也出过几篇小爆文。
停止日更后,浪荡了几个月,觉得自己应该输入,才能写出更精致的文字。所以毕业一年有半年都在看书,补各种文学书籍,尤其以国学为主,文言文人物传记,名著,来者不拒,这是为下笔补充的营养。但是现在遗憾地是在看书那半年我竟然没有边看边动笔记录,这让大学毕业一年的我现在想起来都相当难受。
好的输入消化必然要输出的辅助,否则事倍功半。
那半年的读书时光并没有给我后续的文章带来闪光点。
没在简书继续更文,但是我瞄准了投稿。
杂志周期太久。
所以中间试着投公众号文章,也学习了一些作者分享的写作秘籍,归纳起来大概是:写作不是自嗨,应考虑读者的需求。
一念成魔,就是将这句话放在心中,所以导致写公号文时也下笔艰难。真的很难受,可是写的东西也确实流于表面,根本不能打动编辑,自然被多次退稿。
机缘之下,有一次在知乎阅读一位短小说大神的作品,正被感动的眼泪直滴时,他写到:我投了很多次稿都了无音讯,我慢慢怀疑自己写东西是不是有问题,有个四十多岁的女编辑联系到我,她打电话和我聊了很久,教了我很多写作方面的技巧,算是我的启蒙恩师,我还记得她对我说过:写东西的时候不要想着给读者看,先要写的打动自己,你连自己都触动不了,那也触动不了任何人。
就是编辑这句话,击中了我的内心,让我看到了半年来写东西的问题所在。我一直抱着写东西是给读者看的心思在投稿,所以总是百般挑剔下笔困难。
其实,讨好读者哪有讨好自己容易呢?人的情感相通,如果一个作者写的文字打动了自己,别人又如何不能感觉到他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意呢?
所以,之前是我走偏了,兜兜转转才明白一个写字的人最应该调动自己的内心,用真诚来写文字,而不是想着三百六十般技巧,使得自己每天怀疑写作的意义。
说了这么多,所以,亲爱的你看到了吗,就算大师告诉过我们,写字者应该先打动自己才能触动作者,开始我也是这样坚持的,但随着写下去,没取得明显进步,再看到人家分享,就觉得所坚持的写作核心错误,应该有所调整。结果换了心法没想到连写作这件事本身都不那么令人愉快了,多悲伤的事!
实践出真知,现在我知道,应该以自己的心为导向,磨练自己的文笔,写出更打动人心的文字。我知道那一天还很远,但是我不怕,贵在每天的积累与反馈,一直保持进步,我相信会有达到目标的那一天。
毕竟,只有把你做的事情变成让你愉悦的活动,你才有无限精力去创造那些不可能。
我才是用剑的人,既然选择了写东西这条路,我是要风雨兼程也要看到进步的人。
03
关于考研。
本科学校是一所十分普通的学校。一直也希望自己能去一所真正的大学,认真学习,交一帮朋友,让未来有更多可能。
第二份培训班工作结束后,低廉的薪水与带走有宫斗剧性质的环境,更加坚定了我考研的想法。
这件事多说无益,说出太多热血的话反而降低了坚持考研的耐性。
目前只想说: just do it!
出来之后,更加深刻体会到每个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禁锢与不易,能在力所能及内为自己做出更好的打算,这是普通人向上最踏实的的方法,只想对自己说一声加油。
放弃写作是不可能的,敲敲字就能排解我内心的难受,还能让生活看到光,这是多难得的事,这件事我会一直坚持,不计前程。
至于考研,目前行动,等到明年才有答案,这半年是我自己的考试。
马云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大多数人都死在了明天晚上。
我不是一个争强好胜之人,也并不期望每件事都想它能达到后天很美好的程度。
但是我选择的这两件事就算不能赢,我也不能放弃,不然生而为人,我未免太怂。
目标,不是看到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了才看到希望。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