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得到上学习梁宁的大师课《产品思维30讲》。
第一节开场白就深深的打动到我,产品能力是每个人必修的底层能力。我们从一个普通人变成一个产品人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人学习建立认知框架的过程,这期间,一定会碰到数不清的批评、吐槽和推倒重来,这是产品人的生活日常,能承受也就打磨出一项高级技能:去除玻璃心、打造抗挫力!
丘吉尔说:如果你到了地狱,那就继续保持前行!谁的一生都无法一帆风顺,当我们面临挫折时,最好的办法就是直面困难、继续前进!
第一模块:同理心
在同理心这个模块,梁宁类比了相亲对象,告诉我们看一个产品和人的五大层次,分别是:
1、感知层;2、角色层;3、资源层;4、能力圈;5、存在感。
其中感知层和角色层属于浅层认知。相亲的时候,如果对方只关心你穿的衣服、戴的手表、开的车和年收入,其他事项毫无交流,其实是很低级的,因为外表是非常容易包装,而一个人的深层是无法短期修炼的。
以前,对人和产品的认知也基本停留在感知层,今天明白了要深入的看问题,我们活在一个又一个角色中,为什么无法和大多数的同事深度交流,那也是因为我们都基于在公司职员的这个层面交流,内心会有很多防范,并未真正打开心扉,畅所欲言。
资源层、能力圈和存在感是认知的三个深层次。资源层不仅包括财富、人脉,还包括了精神资源。伴随后面两项:能力圈和存在感。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走出了不同的轨迹和高度。
人为什么会焦虑,不停的找人、找事、找钱,那是因为存在感没有被满足,有些人只要人际关系好、家庭和睦就满足了,而有些人则需要更大的舞台、更多的影响力,甚至改变世界,比如马云、比如乔布斯、比如埃隆·马斯克。
对于浅层关系,我们只要最表层的感知就够了,但如果追求的是深度关系或长期关系,需要看到的就绝不仅仅是表面上已经呈现出来的结果,而要深入了解一个产品、一个人的其他各层。
梁大师还八卦了乔布斯的三个女人,为他生下第一个孩子的布伦南,他最爱的蒂娜以及他的夫人劳伦.鲍威尔,让我们看到,作为一代帮主身后的女人,其实内心是非常强大的。
怎样理解愉悦和不爽、愤怒和恐惧?
最近圈里发起了学习《原则》一书。确实,情绪是每个人的操作系统,所有的能力都是安装在这个系统上的app,如果系统崩溃,比如我们情绪失控,再多再好的应用也无济于事。这也是笑来老师推崇的20年不与老婆吵架,保持情绪稳定,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是非常关键的。
作为一个产品人,必须对情绪引起重视。因为用户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用户体验,是愉悦还是不爽。
这两种情绪不仅仅可以运用在检验产品上,还可以用在检验人际关系上,和一个人的关系是否好,我们的感觉是不会欺骗我们的,愉悦还是不爽!
更开脑洞的是,认识情绪,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天赋。通过自己的内心感受,发现可以持续愉悦的地方有哪些,感觉不爽的地方又有哪些,从而不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
和愉悦、不爽一起的,还有愤怒和恐惧。它们的边界老师给出了很精彩的比喻。比如房子被强拆,我们会感到愤怒,但如果是龙卷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引起的房屋倒塌,取而代之的就是恐惧的情绪。
恐惧的三层意义,分别是边界、动力和痛点。
用在产品上,恐惧产生的动力甚至比愉悦更大,我们因为知识焦虑而不断学习,不断的践行,每天进步一点点,不知不觉就到达了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