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四书《孟子》【116】

2016-07-04 华杉

对前人经验的尊重,是人生的大智慧。儒家说“善为天下公”,不要“任其私智”。不要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要明白在任何一件事情上,都有人或曾经有人比你聪明。你能不能向人家学习,舍己从人,照着人家做。

【“武王不泄迩,不忘远。”】

泄,朱熹注:狎也。人对自己身边的人,容易放松,亲昵而不庄重,又或者有情绪时拿他发泄出气。周武王心思缜密,志虑周祥,对身边的人,也不敢一毫轻忽,始终保持尊敬。对离得远的远臣呢,不敢一些疏略,怀远为近,咸正无缺。

对身边人保持庄重,是德之甚;对远方的人始终记着,保持关怀,是仁之至;所以武王能成就王天下的事业。

【“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三王,是夏商周三代之王。四事,是上文说的禹、汤、文王、武王所行之事。

武王去世后,周公辅佐成王,天下的担子都在他的肩上,他不但继承文王、武王的遗志,也远求于上古,学习大禹、商汤,把三代圣君的德行,一一措之施行,无所遗失。禹的恶旨酒,好善言;汤的执中道,立贤无方;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武王不泄迩,不忘远;他一一照做。但是古今时异势殊,推移变化,有些事情,和三王四事的经验合不上的,就仰头思索,夜以继日。幸而半夜想通了,干脆不睡了,坐起来,等到天亮付诸实行。

对前人经验的尊重,是人生的大智慧。儒家说“善为天下公”,不要“任其私智”。不要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要明白在任何一件事情上,都有人或曾经有人比你聪明。我们每天处理的事情,没有什么是别人没遇到过的,前面都有无数的经验,把这些经验找到、学习、照做。实在找不到,或者合不上,再自己去探索。

真理都是普世的,不仅普世,而且跨越时空,这就是中庸之道,“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要反复体会,自己落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对前人经验的尊重,是人生的大智慧。儒家说“善为天下公”,不要“任其私智”。不要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要明白在任何一件...
    华杉2009阅读 860评论 0 2
  • 诗经全文及译文 《诗经》现存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
    观茉阅读 67,439评论 0 18
  • 八岁 樱花树下,微风款款 相逢恰好在风起 她不经意的回眸 便成了他的整个世界 十八岁 流水涓涓,阳光正暖 林中歌声...
    杨小丫sheng阅读 136评论 0 0
  • 最近又一部暖心的韩剧刷遍朋友圈——孤独又灿烂的神:鬼怪 本以为这是一部像“主君的太阳”那样为鬼伸张正义的剧。不成想...
    我愿搁浅阅读 581评论 0 1
  • 任何一种超越基础阅读的阅读层次,核心就在你要努力提出问题。只有当我们提出了问题,我们才能在得到答案的过程中不断的思...
    凌若晨轩阅读 19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