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要为亲子时间管理践行的伙伴们分享亲子阅读,原本打算写最近读的一本财富书的读后感,想想把阅读这件事做个回顾也不错,正好是个汇总与小结。
阅读来到我身边真正意义上从到上海读书的时候,也就是差不多15年前,那时候,同寝室有个同学每天读一本,特别佩服,自己闲暇时就翻翻,等到毕业到学校工作时,不知不觉觉得挺喜欢读书的,毕业两年的样子,孩子出生,最开始只零星买些宝宝小书,买买买的时间大概从3岁左右开始的,各种绘本,各种拼音书,各种故事书,到现在11周岁,家里来来走走的书籍确实不少,加上近3、4年读的英文原版书,如果不定时清理的话,恐怕家里早没落脚地了。接下来和大家简单说说我的一些亲子阅读心得。
单就阅读这事来说,如果想让孩子爱上阅读,多半情况下,家里得有一个爱读书的人,或者有个比较适合读书的环境,或者父母定时做出“读书”或“读报”的样子(估计这个有点困难,但如果能够坚持,对孩子会有好的示范作用,哈哈)。
对于6岁以下的宝宝来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最开始,孩子还不会说、不会看的时候,可以给孩子听一些儿歌、歌谣、故事或有韵味的声律启蒙书,比如,各种胎教故事、胎教音乐、《笠翁对韵》、《三字经》等等,都可以在孩子清醒玩耍的时候放一放,孩子小时候对环境的吸纳力是特别强的,真的是可以“一心多用”的。
到了2岁半左右(这个时间是我自己根据自己养育情况的大概估算,不是确切时间),父母可以在睡前或者每天固定时间为孩子朗读一些他愿意听的故事,有的故事他可能要听很多遍也还要你讲,有的可能你讲一遍,他觉得就够了,每个孩子不一样,父母作为直接养育者,需要根据情况观察孩子的状况并适时调整。这个朗读的过程,看孩子兴趣和家长能够持续的时间来定,我个人的经验是,时间允许,读到小学2年级没问题,只是对很多孩子来说,一旦进入小学,作业一增多,这个习惯就不容易保持,但持续到入小学的夏天是没问题的。
伴随整个学龄前的时段,父母固定时段朗读,孩子也可以逐渐导入绘本阅读,绘本从最开始的只有图,到字很少,到后面字逐渐增多,书也由最开始的几页到后面的20、30页,这部分的优质读物很多,大家可以参考每年大型儿童书展的书籍,可以找蒲蒲兰绘本馆的书籍,也可以到亚马逊、当当参考下童书榜。一句话,好书很多,慢慢看。
对小学的孩子来说,基本上可以氛围中低年级与高年级,
小学中低年级,可以读字多些的绘本,这个年龄段读的绘本和低幼读物不一样的是,可以穿插更多的科普类、自然类读物,还可以读各类拼音版本的少儿读物。
小学高年级,能看的书就更多了,就跟着孩子开的书单去图书馆借或者给她买了,这个时候孩子的阅读速度是越来越快的,深度也不一样。
贯穿整个阅读过程的,我觉得有几个点值得提醒大家,
如果有的家庭有开发英文原版阅读的想法,可以和中文穿插进行,也是先从听开始,英文有很多不错的原版动画片,可以从听这些开始,一点点给孩子重复、轮换。再后来是家长跟着读(家长如果没法胜任,可以找机构,也可以多给孩子听对应读物的音频);再后来过渡到孩子自己阅读,从薄到厚,一点点加深难度。如果有不错的机构跟着,也是一个方法。
孩子的阅读习惯早期多数取决于家长,想要孩子养成比较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做父母的作用很大。
关注孩子阅读兴趣,给他各种可供阅读的读物,对于培养他的阅读视野也很重要。
无论什么阶段,阅读是孩子观世界的一个窗口,借阅读培养孩子爱思考的习惯也是阅读的意义所在,这个就需要我们常常跟孩子做一些探讨。
最后,把自己和孩子阅读过程中不错的一些书籍与大家做分享:
对父母而言,有一套书非常不错,《朗读手册》,里面谈了大量与阅读相关的事情,可以作为参考。
对孩子而言,我把孩子从小到现在的书以她看的先后顺序来做个梳理
幼儿园前,《小熊宝宝绘本》(共10册)是她翻了很久的书,其他的各种贴纸书、认认颜色、认认一些物体的书也读了一些,但读得最久的是小熊宝宝。
幼儿园期间,认识身体系列(《我们的身体》、《学会爱自己》、《小威向前冲》),歪歪兔,贝贝熊一家,神奇校车(到小学低年级也可以读),爸爸妈妈系列书,可爱的鼠小弟,二十四节气,手绘地图,不一样的卡梅拉(这个也读了很久),汉斯数学,有一套100多本的女孩子故事书籍忘了,前后影响了孩子4年。
小学,米小圈,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写给儿童的中国地理,小狗钱钱,罗纳尔达尔中英文版,小王子.....,各类中英文版书。
愿我们在阅读的国度自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