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阅读是一种主动追求的自我发现型学习方式。阅读依照递进关系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这种递进关系指的是后一种包含前一种且比前一种更高级。下面对这四种阅读层次进行简要说明。
第一层次基础阅读,也称之为初级、基本、初步阅读。这种阅读是最基础的阅读,对文字的辨识和字词的意义有较高要求,一般这一层次的阅读者集中在小学阶段。阅读者可以熟练的诵读但仅能理解书籍的字面含义,认识不到引申含义。这一层次读者该回答的问题是这句话什么意思?(简单的字面)
第二层次的阅读是检视阅读,也称之为略读或预读,阅读主体是书籍的序言和目录及感兴趣的重点章节,阅读者该回答的问题是这本书的类型,这本书在谈什么?大部分人认为这个层次适用于有强烈阅读需求又缺少可自由支配时间的人或阅读目的只是粗略了解书籍的人,这也正是检视阅读被忽略的价值,特别是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各色书籍层出不穷,想选出一本适合自己又实用的书籍,热搜榜、好评度、畅销度、名人推荐都只是参考因素,最主要的还是通过熟悉检视阅读的方法,来一次自我选择。
第三个层次是分析阅读,比之前两个层次更复杂,更系统化。分析阅读是一种阅读的艺术,是主动追求的理解和各类技巧的融合,是自主型学习的体现。分析阅读的主体是书籍的整体,追求的是全盘的、完整的、优质的阅读。如果把阅读比喻成吃饭,分析性阅读一定是细嚼慢咽的咀嚼,通过专注的学习理解,直到可以内化吸收,把书中的知识全部掌握。
第四个层次也是最高层次是主题阅读,也称之为比较阅读。这个层次的阅读强调的是多本书籍知识相关性的提炼,并发挥创新创造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一个全新的主体分析。主题阅读是主动性发挥程度最大,最耗费精力的一种阅读方式,当然与之相匹配的收获也最多,是每一位阅读者的终极阅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