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虹是美景,风雨也值得欣赏
周末,我带着小妮儿回姥姥家,坐半个小时高铁。因为沈阳站客流量特别大,所以出站口显得有些拥堵。我怕小妮被人挤着就抱起她,可小妮看着四周很好奇,拼命在我怀里挣扎要下来。我对她说:“宝贝,你看电梯上人太多,都排这么长队了,妈妈抱着你吧,你这么小,自己站着伤到你怎么办?”小妮歪着头听的很认真,然后很淡定的伸出手指着前面的步梯说:“妈妈,走”。我看了一眼,宽敞的步梯上稀疏的走着人,而旁边的电梯本就狭窄,确站的满满的人,后面还排着长长的队伍,堪称壮观。
小妮在简单的思维和好动的个性下做出的选择引起了我的思考。作为成年人无论是个人体力还是心智成熟度都要优于小孩儿,可为什么负重不多几乎两手空空的成人视宽敞的步梯不见,宁可拥堵等待着狭窄的电梯呢?
小孩看一件事看到的是尝试和经历的快乐,而成人却没有这份心境,更多的关注点是追求利益、规避风险,为生活奔波劳碌。很多人都认为只有风雨后的彩虹才是值得驻足的风景,却忘了风雨也有值得欣赏的一面,为什么不换一种思维,把生命的每一段旅途都活出风光旖旎的样子呢?
❤️坚守一颗善良的心。
家中有娃欢乐多。今天带小妮儿参加同事婚礼,她抓起一块棉花糖嚷着,妈妈,吃。平常我很少给她吃糖,怕坏了牙齿,更没吃过棉花糖。看着她期待的小眼神儿,我拨开一个给她吃。小妮咬了一口很满足,嘴巴周围粘的白白的,像一圈小胡子。再咬一口小妮儿突然停下来,拉着我说:“妈妈,出血了”我很紧张,怕她咬了舌头,忙问哪出血了,给我看看。小妮儿指着棉花糖稚气的说:“糖糖出血”,我好奇的一看,原来是一口咬下去,里面的草莓果酱流了出来。我忍不住笑了,还没等我说话,小妮又说:“妈妈,出血,糖糖疼”小妮语言还不连贯,但我理解她的意思,我和她解释那红色的是草莓酱,可无论我怎么说,她都不肯再吃第二口。面对她的坚持我也不想再说服她。
人之初,性本善。为了不让糖糖出血,这么小的孩子能控制自己不贪吃,真的很不容易。我为女儿的善良感到欣慰,也希望每个人,无论年龄、性别、身份都能秉持最初的善心,心若赤子,坚定不移。
❤️别让私欲让自己错过生命的宝贵。
科技创新带给我们地球村的享受,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也造成人们对电子产品的过度依赖。
前段时间,在公交车上见一对母女,女儿胖乎乎的,六七岁的样子,和妈妈前后排坐着。妈妈的手提袋里装满了好吃的,最上面放着好利来的蛋糕和果汁,还有酸奶。车子启动后,这位母亲很自然的拿出手机看了起来。不一会儿,小胖孩儿回头看到妈妈在刷手机似乎有点生气,伸出手要妈妈的手机,妈妈说就看一会儿。隔一会儿,女孩儿又回头见妈妈还在刷手机,瞪了一眼,顺着座椅后的空隙伸手去抓手机。这位妈妈只好把手机收起来,可过了两站地妈妈又拿出手机看起来,女孩再提醒她,她直接拿出一盒酸奶来“贿赂”女孩儿。我不清楚女孩为什么监督妈妈不看手机,一开始女孩儿伸手我还误以为是她要玩手机,后来发现并不是。孩子对手机没有产生依赖,是因为她的所有安全感、专注力、爱心都在父母身上,而成人受外界多种诱惑反而把对亲情的专注度降到了最低。
“手机控”随处可见,坐车、过路、乘电梯、逛商场.....只要留意一下,处处会发现他们的身影,而且百分之八十的人做的并不是重要紧急的事。也许有人会说这是碎片化时间的合理利用,但这样真的合理吗,真的更有意义吗?
“手机控”只是众多私欲的一种体现,盲目追星、痴迷游戏,应酬上瘾,许多事情都应该适可而止,一旦过度,成为无尽私欲就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生命有限,有亲情陪伴,有智者同行,有思想碰撞,有赏心悦目......这才是生命本该的样子。亲爱的朋友们,愿我们不忘初心,甘为征途挥汗,莫负一世韶光,以此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