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养生主篇讲了一个很传奇的人物:庖丁。庖丁是一个杀牛的,但又是一个“技进乎道”的修炼士。中国从古到今源远流长的技术无数,琴棋书画中医武术等等,但是能把技术精深至“道”的境地,就几乎是传说了。
我们来看庄子描述的庖丁解牛场景:庖丁为文惠君宰牛,手触肩顶、足踩膝抵等各种动作,牛的骨肉分离所发出的砉砉响声,还有进刀解牛时哗啦啦的声音,都无不符合音乐的节奏,与《桑林》舞的节拍,《经首》曲的韵律相和谐。
杀牛杀出了节奏和韵律来,让人赏心悦目如同观赏舞蹈一般,这真是一种极深的境界。我听说技术的终极表现,是艺术,故而杀牛也能让人感受到美感,练拳也能练出行云流水一样的美。
但是如果用舞蹈动作配合音乐的节奏去杀牛,用水一样柔软的身段配上流云的韵律去练拳,想必会不沦不类吧!因为技术表现出的艺术,是自内而外的,失去了这个本质的内核,外在也就仅仅只是外在了。
不过如果你以为庖丁解牛只是一场精湛技艺的表演,那么你错了,它事实上展示的是一种极高明的养生之术。文惠王听了庖丁的解说后感叹道:“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这番话,懂得养生的道理了。”为什么通过杀牛能领悟养生的道理呢?这二者好像根本风马牛不相及吧!
因为我们是在养生,而庖丁是在养他那把刀。
庖丁说: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因为他是在割牛;一般的厨师每个月就得更换一把刀,因为他是在砍牛;而我的刀,用了十九年,宰杀的牛也有数千头了,但刀刃锋利得就好像在磨刀石上刚磨好的一样。
我们且自问一下:谁敢保证自己活过十九年而身上没有丝毫伤痕,不产生任何疾病?刀子每天在牛身中游走,刀刃如同纸一样薄,牛的身体里到处都是坚硬的骨头,庖丁尚且可以做到解牛数千头而刀刃依然如新。因为他在解牛的时候顺应了牛的身体结构,所以刀子不会遭到损伤,这可不正是顺应自然的养生之至高境界么?
刀如果经常去砍骨头,就很容易造成损伤,一个月就得换一把。但我们的身体不是刀,伤了就是永远的隐疾,没有可以更换的地方。所以我们才更要珍惜自己的身体,胜过庖丁爱他那把刀。老子所谓“治人事天,莫若啬”,不要轻易动用自身的力量,养护自己的精神和精力。。
庖丁精艺精湛,但每次解牛,都仍然谨慎小心:“虽然如此,每碰到筋骨盘结的地方,我看到它很难下手,依然惶惧警惕,目光盯住此处,动作放慢。”如同老子所说“慎终若始,则无败事”,“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所以有道之人:“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他小心谨慎的样子就好像严冬冒着寒冷履冰过河;他思考谋划的样子就好像害怕四方邻国前来围攻;他庄重肃穆的样子就好像自己在作宾客;他涣散不羁的样子就好像冰凌将要消融;他敦厚朴实的样子就好像没有雕琢的素材;他静寂幽远的样子就好像空旷的山谷;他浑沌天真的样子就好像江河的浑水。
不过如果你以为庖丁解牛只是在展示一种极高明的养生之术,那么你又错了,它事实上展示的是如何由“技”入“道”之法。
庖丁说:“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这才是关键之处。《庄子》一书,整体都在强调人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如何突破这个局限性。“不以目视,而以神行”,这就是井底之蛙跳脱出井的不二之法。
就好像视觉存在“最远”“最近”的限制一样,我们的力量只能局限在可以作用到的东西,智巧只能局限在可以影响到的东西,“言传”只能局限在可以听到的人,“身教”只能局限在可以看到的人。所以依赖这些有局限的手段去探究和认知万物,影响和作用万物,都是成就有限的。
因此老子讲“不言之教”“不为而成”,庄子讲“得意忘言”“得鱼忘筌”,都是想突破这些有局限的手段而不再依赖于它。可以“天网恢恢”涵盖八荒六合者,唯道;可以不使用五识把事物拆分成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质地等互不相干的东西者,唯得道的圣人。
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质地互相不分,则为“ 浑”,则为“一”。因此,人与天地自然交感,用神而不用窍。因为七窍会把万物拆分成互不相干的部分,而神不会。七窍只是我们获取外界信息的一个通道,通过这个通道,我们探寻到了物的本质,也就不能再执迷于它了。老子所谓“塞其兑,闭其门”是也。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把有限的生命耗费在追逐无穷的知识上,穷其一生也不可能成功;把眼光专注在事物的外在形貌上,就会被无穷的声色变化所迷乱。这类事情干得越多,与道偏离得就越远。
所以老子说:“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又说“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圣人不会依靠亲身经历来明白其中的道理;不会通过亲眼见到来认知事物的本质;不会追求亲自动手施为来建功立业。
因为我们的目光看不到“大象”,耳朵听不到“大音”,跨步不过尺许之遥,生命也不过百年之间,运用这些有限的手段,始终不可能取得大的成就。
所以老子又说:“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如果已经知道这个道理,还仍然要依靠自己的耳目来辨识真相,还仍然要通过自己的践行来明白事理,还仍然要运用自己的力量来成就功业,则终身都没有救了——“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有形为物者,终有穷尽,然而可以有代代相传不知其尽的东西,那就是“神”。老子所谓“死而不亡者寿”,能寿者,不正为“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