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皆浮云,唯有品牌真。
物资极度丰富,选择变化多样,信息泛滥成灾。人与人的关系最终都向碎片化、真实化发展,个人品牌是新的游戏规则,新的聚人聚钱的核心骨架。
那么,怎样打造个人品牌呢?
我们看一个人,买一样东西,表面上是认可人或喜欢产品,骨子里其实是对上了自己的感觉。
我觉得这个人牛逼,优秀,我愿意结交他;或者我觉得这个产品好,质量过硬价格便宜,不买可惜了……如此种种,真正的决定因素就是“感觉”。
打造个人品牌,就是围绕塑造自己专业、靠谱、博学、优秀等等形象的一系列动作,让人家过目不忘,一见倾心,仰慕佩服,相信追随,总之“感觉”特好。
塑造个人品牌需要从名字、照片、介绍、签名、文章、音频、视频等多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取一个响亮的名字。初级阶段可能是一个江湖称号,能提高辨识度,让人迅速记住,有借力之巧。其实上到一定层次的最终版本,最好的名字还是自己的本名,受之天地父母、与生俱来的名字。有的人说自己的名字不够响亮,可能是桂花铁蛋二狗,不管什么都是真真实实属于自己的,不可抹杀。
该怎么怎么破局?加一个补充说明!比如张桂花——社群架构总设计师,李铁蛋——赏识教育创始人……有了炫目响亮的定位,加上真材实料的才智,桂花铁蛋又变成了让人印象深刻的符号。如同穿衣服,没有自我时是衣服穿人,有了强大气场后是人穿衣服。最初是人靠江湖绰号来增强记忆,到了一定层次后名字因人而响亮。
上篇已经说了根据服务群体定位。个人品牌依据此定位取名字或加说明,然后是照片、介绍和签名。
花花草草、阿猫阿狗可能是自己喜欢的,但用无妨——除非你不需要打造个人品牌,不需要对接商业行为。和名字一样,早期要衣服穿人,我们需要一张妆容精致、服装整洁都正装商务照,看起来足够专业足够理性。风景花鸟是成名后因为拥有个人品牌无所谓“感觉”后的“人穿衣”。
然后是介绍,姓氏名谁,地址城市,学习工作,光辉业绩,能力价值,短短一段话高度概括,适当美化,让人迅速全方位对自己有了一个白描,尤其要注意,介绍一定要突出价值,要让听的人觉得与自己有关,希望结识,才是优秀的介绍。
再加上签名。签名也是一个可以传递能量树立形象的阵地,积极热情的,业绩辉煌的,高明深奥的……总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同样贴一个标签,是一整套组合拳中的一招。
然后是自己的树根——价值体系。互联网的发达使社会进入到人人平等的自媒体时代,正所谓“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只要你愿意,不但有自己的品牌,还完全有成为“名人”的可能——只要你扎扎实实去做。
价值体系由多方面组成,主要包括文章、音频、视频、公众号、搜索等组成。试想某一日,在一个活动上你做自我介绍,张桂花,社群架构总设计师,人家听着看着有了“感觉”,然后去搜索,打开一看,哇塞,简书、头条、百家号、搜狐……多个平台好多篇文章,喜马拉雅、荔枝微课等音频平台有好多课程,抖音快手花椒映客等有多条视频,总之抓取了好多好多信息,都是围绕“社群架构”的,洋洋洒洒、娓娓道来,来不及细看内容,必然会感觉牛逼,然后被吸引过来。
还有朋友圈和公众号。这都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种瓜种豆随心所欲。公众号可以全方位记录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不受篇幅影响,有如电视连续剧,有足够的时间空间来细化展开,可以从中知道自己的前世今生,足够坦诚足够具体,人性就是越了解越认同。
朋友圈也是自己的货架,让人家一打开就知道自己是干嘛的,干得好不好。在自己份量不够时就用数量来冲击,每天的早起,晨练,诵读,工作,吃饭,娱乐,咨询,成交,反馈……都要按人性规律不断输送,如同一下一下的冲击,最终植入人的心脑,赢得他的“感觉”。
而这些看起来顺理成章甚至轻而易举的被吸引,是源于之前三四年的苦逼耕耘,苦逼输出,苦逼坚守,如同第四年的竹子,突然的横空出世早在四年前就已经注定,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勤奋,坚守,根系扎实了,然后才有后面的枝叶花果,而且是百分百必然而来的。
上述基本要点梳理完毕,这就是个人品牌大厦的钢筋骨架,在这个框框里面填充内容,通过三三机制快速成长,有形有神,在个人品牌的康庄大道上阔步猛进!
百人百天百炼,有诵读有运动有冥想有写作有演讲,一起激励,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