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想着改变一切,于是会借助一些渠道,试图凭借努力去把事情办成。
即便是推进的过程很艰难,也会压紧牙关一直坚持。因为在心底还是觉得自己是对的,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有结果。
但是事情之间本身就是一个互相作用的过程,当事情累加重叠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它就变成了一个毛线球,解决起来,往往不是简单的一两个举措,就能奏效的。
行动被放置在一个大背景之下,被许多事情裹挟向前的时候,受限于信息渠道的不足够和个体选取信息的片面性,行动本身常常会偏离初心而显得偏颇。
在这种情况下,自己愈是坚持,愈是显得执拗,不听劝,甚至是偏激了。
一轮两轮下来,自然就生出了懈怠,对很多事情丧失信心。于是最激进行动者,逐步演变成了最消极的抱怨者。
心里不痛快,总想要找人倾诉。
每次和人聊完就会发现,跟自己观念相同人去聊,很爽。聊天过程中的吐槽,抱头痛哭式的倾诉,让情绪得到了很好的宣泄;但往往让我觉得受益匪浅,帮助我离开囹圄的,恰恰是那些视角不一样,看法不相同的人的诉说。在他们的视角里,我读到了从未触及的不容易,以及那些同样不易,但与我一样固执的坚持。
几次三番之后,我开始迷茫了,也逐渐开始反思了。
或许有的时候,应对心中不认可的更好方式,不是不讲不顾的埋头去改变。当变化发生时,很多情况下的不管不顾,会让已经混乱的局面更加混乱。我们在赞颂勇士的勇猛时,往往会因为他们的莽撞而扼腕。
越做的多,越错的远,这是勇士的悲哀。
在这个时候,尝试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也许我看到的东西是错误的呢?
我的信息已经很充分了,但是不是还可以获取更多?
他那么坚持一件我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是不是有他的苦衷?
如果我是他的话,我会比他做的更好么?
事情的悲哀往往不在于一个对的人被一个错的人击败。事情的悲哀往往在于两个同样对的人,因为误解而心生嫌隙,并因此在这种长期不理解中互相消耗,就这样遗憾的蹉跎了岁月。
TW正在面临变革,变革或多或少打破了很多人之前熟悉的行为方式或者价值认可。当我们准备奋然发起改变时,不妨看看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角色:
当你想要成为守护天使时,请尽可能的倾听。因为你做的事情会影响很多别的个体,你需要谨慎。
当你不是那个守护天使时,请做好自己。在旁人需要协助时,给出不带情感偏向的事实,让事情能够尽可能的还原事情本身,帮助旁人做好决策。
我们是ThoughtWorks,ThoughtWorks也是我们。
不管我们想要在这些变革中输出怎样的动作,至少先成为一个内心平静的自己。这样才能在情绪消退后,不留遗憾。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