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插秧时节:
布谷交鸣五月天,农人载日插秧田。
要知汗水滋濡味,待到秋收好设筵。
今天网上看到这组插秧的照片让我非常怀念我那朦胧的少年……
可能有很多人不记得我们烟台这里也曾经有个盛产大米的地方。她出产的小站大米远近闻名,又香又好吃,大米表面油光光的……
小站大米应该是在60年代低或者是70年代初从天津引进来的……
天津特产小站稻在那时是我国著名的优质水稻之一,原产于天津南郊小站地区,始于宋辽时期,成名于清朝末年,曾作为宫庭御膳米。当年军事重镇“小站”位于此地,故名为小站稻。“白里透青,油光发亮、粘香适口,回味甘醇”是小站稻的特有风味。
那时我的家乡的盐场周围的土地是盐碱涝洼地,啥庄稼也不长,后来经过农业专家考察后改种水稻,结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记得,我上学时,常用这个变化写作文来称赞我的家乡,称赞社会主义好……
所以在六七十年,我的家乡~盐场曾经是个很有名的水稻之乡。
那时在她的周围都是池塘水渠和长流水的小河、大河环绕……
四月份的天,水还是很凉的,在水里摆弄秧苗甚至有些刺骨的凉,我和三哥还都小,可大哥和二哥都因为那场运动受累父亲(学校校长那时在运动中叫当权派,全家都被遣返回乡)的影响辍学回乡务农。
记得我那时,我大概上三年级,每当凌晨4.30村里的大喇叭还有家里的小喇叭(家家户户都是统一的有线喇叭)都一起响了起来,好像放的是那时的革命歌曲,每天都是如此,人们就起床扛着农具下地做农活,插秧的季节应该是四月中旬,早晨下田拔秧苗准备插秧,后来我也学会了分秧,插秧,秧苗管理,水田间拔草……
一晃眼许多年过去了,过去的池塘干枯变成了楼房,村落变成了城市社区,长流水的大河被橡胶坝拦住了,只能用于给予市民吃水用了,变成了城市供水之源……
现在就是吃水也是靠天了,好在还有黄河开渠引水,可若干年后吃水还会有怎么样的变化呀……
看着这些,我是不是已经在回忆中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