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台出发,去中台
北台斋饭虽然简单,但很感动。
吃饱喝足,师父和居士师兄们拜过佛祖,出发去中台。
在公路上走了大概一百米,大师父和小师父左拐带大家切山路下山。
小师父不到三十岁,因为个人原因,十七岁就出家修行。至今父母都健在,他却成了世外之人,也是令人唏嘘。
左拐,是个很陡峭的山坡。多亏师父们指点,不然真想不到那是一条徒步路。
小师父和万良大哥先下去,挨个把大家接应下去。我小心翼翼护着大宝,怕她下去的时候站立不住。按照那个坡度,一旦脚下踩空,滚落下去,没人能抵挡住。下面,就是上千米深度的山谷。
好在有惊无险,大家顺利切下山坡。
下了山坡的路也不好走,坑坑洼洼,很多碎石。旁边就是上千米的谷底。
大宝吃饱喝足,体力恢复过来,开始蹦蹦跳跳地走,害得我很紧张。一直到平缓地带,才算放松下来,开始欣赏美景,成群的牛群和马群。
这时候是下午三点多,从早晨七点东台出发至今,已经徒步近四十公里,大宝出现疲乏。
万良师兄和大家都留意到这一点,要背起大宝。大家都很吃力,我哪好意思给大家增添负担!但小师父不由分说,背起大宝就走。小师父走很快,也只好由他。
这一段平缓路程很短,很快又开始爬山。
中台顶在翠岩峰上,海拔2894米,仅次于北台顶,是五台山五大主峰之第二高度。
和临近北台顶的山坡一样,中台顶的山坡也非常陡峭危险,路非常窄,有的地方只能容一人,很多碎石,一脚踩空,旁边就是千米悬崖。
这种情况下背着大宝会非常吃力,也危险,我紧走几步,赶上小师父,把大宝接下来。当时心里又感激又愧疚。感激小师父关心,又愧疚自己给团队带来了麻烦。
大家都小心翼翼,不再闲聊,只是前后呼应,提醒脚下。
一心警觉脚下,没顾上拍照。一直走过危险地带,走到了山坡顶端,中台脚下,大家坐下缓一缓,我也拍下了这两张照片。
第六站:中台顶
和东台一样,中台在建庙宇,大片工地,钢筋水泥高手架。我们从工地穿行过去,看到原来沿存的主庙很小。礼佛的人很少。倒是因为周围就是有村庄,庙门口有村民摆摊卖手链野生蜂蜜等特产。
中台出发去西台,夜宿西来寺
在中台停留了大概半小时,师父们招呼大家继续前行。
这一路是少有的平坦,所到之处,都是大片的草地和放牧的马群牛群。
还有虔诚的五体投地一步一叩头的朝圣者。
五体具体是指双手、双腿和额头,共五个部位。
首先要双手合拢,然后弯臂,分开,两掌向上按于身前,两膝随即顺势跪下,身子依次展开趴于地上,合拢手掌,在地面的支撑下合拢的手掌举过头顶,额头放于地面上,慢慢打开手掌,略于肩同宽,掌心向下着地,然后翻转掌心,使掌心朝上,这时双手着地,额头膝盖双脚都同时着地,这就是五体投地的朝拜。稍停留片刻过后,身子在手掌的帮助下慢慢起身,即完成了一个五体投地的磕长头动作。
附近村民来朝拜也路途遥远,更不消说从周围地区来的朝圣者,甚至有从西藏一路这样过来的,这真是信仰的力量。
下一章:中台出发去西台,夜宿西来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