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来对美国车文化的理解又有了新认识。美国其实电动车不多,充电设施更显得凤毛麟角。电动车的多应用场景对传统服务业态的排他影响,电动车低事故率对保险业的不友好,以及对本土传统汽车工业、油品体系的冲击,不适合美式的日常长距离出行等,感觉这里研发起步早,但在商业普及层面远不及国内,传统油车并非衰落!原本是提供给主人交通出行的工具,其实背后是这个国家汽车产业、原油产业和保险业的寄生体。
另一方面,实际上也存在异地牌照的交通准入政策、限行及跨区保险权益上的不变。孩子申请的硕士院校在费城,车也就计划转让处理。大帅保持着节俭和恋旧情结,陪伴两年的座驾舍不得卖,又不得出让。来这里原本计划在华人车行处理掉,可是等了一天经纪也没来电话,我们就呆在圣地亚哥,继续等待交易。
大帅带我们来到圣地亚哥当代艺术馆,他很喜欢这里的艺术表达。艺术馆周边是中世纪建筑、折衷主义建筑的组合街区。周边的临海建筑也偶尔跳跃一点地中海蓝。但艺术馆则显得在街区内独树一帜,简约、朴素,突出了她做街区的独特性。
或许是加州本身就是有着西班牙地中海文化的基因,这里的美术作品欣赏不来,如果给个艺术评价,我觉得也就是毕加索式吧。线条和轮廓,寥寥几笔,取和舍拿捏的,有终极表述也有无限遐想。
有的作品看不懂,有的作品又是动态的,有的作品被做成了橱窗、不规则的镂空望出去,风光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窗外的云、飞过的雁,与窗前的人,远近浮动,一副临海凭风的景,绘制出来。
陈老师发现一个独到之处,是作品到色彩调制。这里总能发现极难调配的色调,而这些色彩很多又是时装设计、背包设计中很容易引起女士喜欢的色彩。
艺术馆不需要多宏伟壮观,不需要秀外慧中,她外表越朴素,就更加凸显内核的精彩。我走访这里,有一点这样的感觉。她在这个老街区、在这个滨海岸线,很朴素。不抢戏,但戏很引人入胜。
圣地亚哥大学是来加州应该走访的景点。我来这里是想慕名前往这座有名的图书馆。
图书馆独特的造型,并非奇奇怪怪的建筑设计来哗众取宠。每个朝向都阳光普照,运营自然少了电的负荷。每层飘窗同时也是下一楼层的遮阳棚檐。还有什么其他的物理功能就不知道了。游客喜欢拍照留念、打卡,但图书馆里没有找到对她设计的介绍,更多还是丰富多彩的书籍。楼下又迎来了一队访学团,也有停留在图书馆前照毕业照的学子。有文章说,图书馆像一棵树冠丰满的树,也有网文说这是寓意原子结构。我想不管是什么寓意,这出出进进的学子,即是结下的果实,也是裂变的分子吧。
校园很大,有些地方还是引起了作为设计师的我的记忆。废旧预制板做成的街道家具,上面刻录着毕业季年代。预制板管孔直接成为下面排水系统的通风口。施工期间对步行的安全可以极致到类似野生动物园对游客的保护。
经纪还没有来电,趁着天还早,再一次来到拉赫亚海滩。阳光灿烂的海滩应景了今天的行程体验。浪花起落,在栈桥下回廊传声。海水退去,一副抽象山水画就自然的挂在沙滩上。
卖呆儿是容易走神的,我想家了。两个至亲在身边,想的是什么?二十年前,家随职场变化而迁徙,从北到南,从此孩子的注脚信息变成广府人。在深圳后只回老家过年两次,家乡渐行渐远。每次思念,浮现眼帘的是景象是亲人、是冰雪、是美食,是回忆,这些人、物、事,构成我乡愁的可溯源片段。
儿子说,如果硕士之后继续攻读,他想回加州;如果将来有机会留下来、学以致用,他想在硅谷。这,或许也是加州留给他的注脚,留给他可以回溯的第二故乡记忆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