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久没更文了,至于原因吗有太多了。
时光真是匆匆,想来刚开始码字的时候我才上六年级,还是个小学生,骤然间,就已经上初二了。
小时候的时候,觉得人有很多时间,从白昼到日暮,混混沌沌的。看着阳光洒向窗扉,你知道吗?阳光其实是清蓝色的。他是那样的空灵。
一直觉得飘渺是一个很含混的词,可不是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体验,晚上睡觉前开一盏小夜灯,周围是暗沉的,就如你滴一滴墨在洗手池上,是晕染的,浓浓的墨,划不开。是郁结的,又有些心悸。
今天你过的好吗?
你能回答吗?
不能。
就好比说你今天被老师表扬了,回到家却摔了一跤,明天还要体育考试。你能开心的起来吗?是的,收获了表扬与赞美,你是开心的,但是你摔了一跤,还影响到后面的事情。
那此时此刻,坐在明灯前的你,是理智的吗?
理智的人会说:被表扬了我很开心,摔跤不是偶然,我应该仔细地去反思。是走路的方式方法出现了问题,还是因为自己走路的时候分心。
感性的人会说:今天可真是倒霉,走个路都能摔跤,尴尬死了。
从中不难发现往往理智的人会思考自己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又会尽可能的想方法来避免。而感性的人往往会谈感受,善于去感知一件事情所产生的影响。
感性和理智不能说是哪个好,在生活中其实我并不是一个怎样理性的人,大部分的时候我都很感性。在家庭关系中,我往往会因为太过感性而感到不痛快。
例如,每当我爸跟我讲数学题时,他总会因为我的做法不符合他的心理预期而拔高音量,这个时候我会觉得他在骂我、鄙视我、嘲笑我。我的心情变得烦躁,我的情绪变得焦虑。思路是混乱的,这个时候的我,像是一张网下的困兽,躁动不安。而我爸像训兽师,我在他的训斥下,不得不按部就班。我觉得我很委屈,我很不甘.........毕竟老师就是这样教的呀,问题又不出在我这儿......
我自认为我是一个乖学生,记得初一以及初二的上册,自从老师展示了那些优秀学生的作业,我便心向往之,开始临摹那些同学的作业一直认为写的越多就能得到老师的表扬,而事实上我却时得到了,但代价残重。和初三比起来的作业量并没有那么多但我还是写到了晚上凌晨两三点,第二天又开始困觉。我总是会想着各种方法让自己变得尽量清醒比如死劲掐自己、或者故意将笔地上让那种声音令我突然清醒但最终叫醒我的还是下课铃,所以我的建议是:不要茫目的听从老师的话,一切都应该尊循你自己的情况,毕竟只要你成绩够好或者对老师有礼貌老师也不会特意为难,但如果碰到那种严一点你认为作业又没意义就可以选择使用作业帮(努力点的可以择偶或单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