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圃翁曰:昔人论致寿之道有四,曰慈、曰俭、曰和、曰静。人能慈心于物,不为一切害人之事,即一言有损于人,亦不轻发。推之,戒杀生以惜物命,慎剪伐以养天和。无论冥报不爽,即胸中一段吉祥恺悌之气,自然灾沴不干,而可以长龄矣。
人生福享,皆有分数。惜福之人,富尝有余;暴殄之人,易至罄竭。故老氏以俭为宝。不止财用当俭而已,一切事常思俭啬之义,方有余地。俭于饮食,可以养脾胃;俭于嗜欲,可以聚精神;俭于言语,可以养气息非;俭于交游,可以择友寡过;俭于酬错,可以养身息劳;俭于夜坐,可以安神舒体;俭于饮酒,可以清心养德;俭于思虑,可以蠲烦去扰。凡事省得一分,即受一分之益。大约天下事,万不得已者,不过十之一二。初见以为不可已,细算之,亦非万不可已。如此逐渐省去,但日见事之少。白香山诗云:“我有一言君记取,世间自取苦人多。”今试问劳扰烦苦之人,此事亦尽可已,果属万不可已者乎?当必恍然自失矣。
人常和悦,则心气冲而五脏安,昔人所谓养欢喜神。真定梁公每语人:“日间办理公事,每晚家居,必寻可喜笑之事,与客纵谈,掀髯大笑,以发舒一日劳顿郁结之气。”此真得养生要诀。何文端公时,曾有乡人过百岁,公扣其术,答曰:“予乡村人无所知,但一生只是喜欢,从不知忧恼。”噫,此岂名利中人所能哉!
传曰:“仁者静。”又曰:“知者动。”每见气躁之人,举动轻佻,多不得寿。古人谓:“砚以世计,墨以时计,笔以日计。”动静之分也。静之义有二:一则身不过劳,一则心不轻动。凡遇一切劳顿、忧惶、喜乐、恐惧之事,外则顺以应之,此心凝然不动,如澄潭、如古井,则志一动气,外间之纷扰皆退听矣。
此四者于养生之理,极为切实。较之服药引导,奚啻万倍哉!若服药,则物性易偏,或多燥滞。引导吐纳,则易至作辍。必以四者为根本,不可舍本而务末也。《道德经》五千言,其要旨不外于此。铭之座右,时时体察,当有裨益耳。
译文
蒲翁说:以前的人讨论可以长寿的方法有四点,和善、节俭、平和、静心。人可以对万事万物怀有和善的心,不去做一切害人的事情,即使有一句话会伤害到人,也不轻易发言。由此推演,戒杀生来爱惜事物和生命,谨慎砍伐来颐养自然的和气。不管冥冥中的善恶报应,当下人的思想境界里有一股吉祥和乐平易之气,没有自然灾害的干预,反而可以长寿。
人一生的所享受的福气,都有一定的分数。珍惜幸福的人,经常福气有余;任意浪费糟蹋的人,容易导致福气空竭匮乏。所以老子提倡以俭为宝。不暴饮暴食,可以调养脾胃;不放纵耳目口鼻的欲望,可以聚精会神;不说过多的话,调养气息;不过多的外出游玩,可以少犯错误地去交友;推掉不必要的应酬,可以令身体变好,不会过度劳累;晚上早点休息,可以是心神安宁,身体得以舒展;少喝酒,可以令心境恬静,无忧无虑,修养德行;少些思索考虑,可以免除烦恼。凡事可以节省一分,就能收益一分。大多数的天下事,实在没有办法的人,不过十分之一二而已。刚开始以为迫不得已,可是仔细计算下来,也不是那么万不得已。就这样逐渐的每件事情省掉一分,就可以看到事情不断减少。白居易诗说:“我有一句话你要记住,人世间自取苦吃的人很多。”假如试着提问辛劳烦闷的人,这事完全可以停止吗?真的是属于不得不做的事吗?想想这些,自己就会恍然大悟了。
人常常和蔼愉悦,就会心意平和,五脏安稳,前人所说的能使身心得到滋补和休息。真定梁公每每对人说:“我白天办理公事,每晚在家,必定会寻找开心的事情,和客人无拘无束地谈笑,开口张须哈哈大笑,以抒发身体一天的劳累疲倦和内心抑郁的气息。”这真是养生的要诀。何文端公在时,曾有同乡人过百岁生日,他去问同乡人长寿的方法,回答说:“我这同乡人什么也不知道,但是一生都很快乐,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烦恼。”啊,这哪是沉浸名和利的人所能有的!
传闻说:“仁德的人安静。”又说:“聪明的人好动。”每次看见脾气暴躁的人,举止行为不庄重,多数不长寿。古人说:“砚的使用时间是以年来计算的,墨的使用时间是按季节来计算的,笔的使用时间是按天来计算的。”动静的区分。静的意义有两种:一是身体不过于劳累,二是内心不轻易动摇。但凡遇到一切劳累疲倦、忧愁惶恐、喜闻乐见、惊慌害怕的事,表面顺其自然地应对它,内心静止不动,如澄清的潭水,如古井,则心志凝住浮动之气,外界的纷扰都不受影响。
这四点(和善、节俭、平和、静心)是养生的道理,极度切合实际。与服药引导(道家的养生方法)相比较,何止好一万倍啊!如果服药,容易物性偏移,多数会干燥停滞。引导吐纳(道家的养生方法),容易导致半途而废。必定以这四点为养生的根源,不可以舍弃最重要的部分而把力用在不必要的地方。《道德经》五千字,它的主要意思不外乎是这个。当做座右铭,时常体验和观察,当中会所有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