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读后感

今天我从自己的书堆中信手拈来的这本《活着》不成想尽让我一口气花费了四个小时读完全本,而后还忍不住跑去“知乎”与“豆瓣”查看别人的观后感!我本人并非文科毕业,不太看得懂很多大卡对余华描述本书故事手法上的一些探讨。如我这等理工科毕业的工科生,对本书的理解大体感觉上就如同书中的“主人公富贵”对于生活的理解一样,我不是太懂,但是生活却实实在在的感动了我,虽然他给了我很多磨难,但是却因此让我更热爱生活。

 如同大部分八十年代出生的人们,我们并不太了解祖国于解放战争初期到改革开放前期这段历史到底发生了些什么。我如同一个局外人一样,用四个小时的时间陪着富贵经历了他的一生。书中的富贵与其说是一个具体的自然人,不如说,他是我们这段空白历史中千千万万国人的一个缩影。他在故事中所经历的一切,正是在那个年代里,无数国人的生活状态。毋须讳言,我在阅读过程中好几次忍不住流下眼泪,当“家珍”怀胎七月在赌场给“富贵”下跪求他回家的却被“富贵”打骂而后逆来顺受的时候;当“富贵”与母亲得知“有庆”姓徐时幸福的泪水;“家珍”卧病在床却一直担心自己是否拖累了家人,还有很多很多的诸如此类的片段。我没有经历过这其中任何一个片段,但是我相信有很多跟我同年代的人你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保留了很多那个年代的生活习惯,又或者或多或少的从父母亲口中知道一些当年的故事。真的很佩服也很喜欢文中“富贵”家的两位女性(家珍和凤霞),是那种典型的只懂付出的传统女性形象(我多次因为她们的遭遇而哽咽,因为她们的形象与我已经过世的外婆简直如出一辙)。最后,我想说的是,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苦楚,书中的富贵们苦于他们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在面对各种苦难的侵袭时只能逆来顺受,无论是家业的衰落(自找的),生活的窘迫,被迫离开家人亦或者是家人一个一个的离去,整个人生都被历史的车轮碾压着前进,无从抵抗。而令我们这代人最痛苦的问题之一则是选择太多。随着如今社会价值观的改变,我们被数不清的前路弄的无所适从。如何能在众多的前路中找到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已经耗费了年轻人太多的精力。再加上社会阶层如今逐渐僵化定型,留给底层百姓的上升之路已为数不多。这更增加了现如今年轻人(主要是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和一部分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的浮躁情绪,甚至很多三十多岁(这个在旧社会已经是而立之年的年纪)的老青年们依然在数条前路中徘徊,蹉跎岁月。道理已经说了一大堆,至于能不能过好这一生还要看各位的选择。依我愚见,做人最重要要务实(特别是没背景没人脉的普通人家的孩子)。如果你不是天才到能仅凭一己之力让全家鸡犬升天或者是被满天神佛眷顾加持到福禄寿属性全满,就应该认清一个事实,一个家族或者一个小家庭的阶层提升有时候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这需要不断的积累。你既然没有命好到可以享受现成的胜利果实,何不踏踏实实作一个螺丝钉,为自己的家人越来越好这个长线目标打下基础。各位看官,你说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读余华《活着》这本书时,我不禁把自己想象到书里面,如果是我面临那样的境况,我是否还有勇气活下去。我不知道,却迷迷...
    单纯的小二阅读 2,144评论 0 0
  • 再读余华先生的《活着》,无法用语言或者文字表达感情,过了很长时间,安静和自己相处时,才稍微明白了一些所谓“活着”的...
    马小妮的自圆其说阅读 7,353评论 0 23
  • 01学会认怂也是一种态度。 02看着喵友们的成长蹭蹭的,我却毫无特色,焦虑的失眠。 03波力大神一直是无私分享,利...
    小惠_f2b8阅读 1,040评论 5 2
  • 肿瘤(口腔颌面部)的检查和诊断方法 早期发现,正确诊断是根治恶性肿瘤的关键,检查和诊断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病...
    大兵小将2016阅读 3,280评论 0 0
  • 题目1: 下面的代码输出多少?修改代码让 fnArr[i]() 输出 i。使用 两种以上的方法 在线预览 在线预览...
    阿鲁提尔阅读 2,75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