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物与人是把具有甲事物的性状的词语,移用到人身上。
(1)他由一个煤铺迁入裱糊得雪白的新房,不知道怎么回事,以前的事正如煤厂里,一堆堆都是黑的;现在茫然的进到新房,白得闪眼,贴着几个血红的喜字。他觉到一种嘲弄,一种白的,渺茫的,闷气。(老舍《骆驼祥子》)【作为一种情绪,“闷气”不可能有色彩。这只是祥子因居住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独特的感受,如果说移人于物式移就,是寓情于物的话,那么,移物于人(物)式移就,则是情随物移。二者都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只是表达人物的感受方式不同而已。】
(2)将最初的叹息,最后的悲伤,一齐投入生命的熔炉,铸炼成金色的希望。(陈敬容《铸炼》)【“金色”本是用来修饰物的词语,用来修饰人的“希望”,形容希望的无限美好。】
(3)同样的,半夜里柔和的月光常带给我一份家乡曾经给我的爱,也带给我一份沉甸甸的乡怀。(林文煜《故园情》)【如果缺少对故乡赤诚、执著的热爱感情,诗人不可能感觉到乡怀的沉甸甸。“沉甸甸”是表示物体重量的形容词,移用于人的“乡怀”上,可以将乡怀描写得更加深沉感人。】
(4)山区小镇古老的青石板街,新造的红砖青瓦房,枝叶四张的老樟树,歪歪斜斜的拐脚楼,都有一种古朴的吸引力,一种历史的亲切感。(古华《芙蓉镇·后记》)【运用移就手法制作的“古朴的吸引力”和“历史的亲切感”这一组对偶句生动而形象地描写出芙蓉镇的古老和淳朴的风情状貌,也抒发了作者对乡土的依恋和热爱的感情。】
(5)人类也同小羊一样愚笨;总不能在现在里尝出甘或苦的记忆!——或者这些甘、苦更不一定?……为什么我在寂寞中反刍……为什么我肚中这么多苦草呢?(徐玉诺《将来之花园·记忆》)【用“味觉”来感受“记忆”,这是把属于事物的性状移于人物上,读者由此而知记忆的内容以及作者的切身感受。】
(6)吴荪甫突然冷笑着高声大喊,一种铁青色的苦闷和失望,在他酱紫色的脸皮上泛出来。(茅盾《子夜》)【“铁青色”本是用来写物的,这里用来写人的心情“苦闷和失望”,将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融为一体,使语句显得简洁生动、深刻有力。】
(7)妓是一种不健全的职业,我们对于她们,应有哀矜勿喜之心,不应赏玩的听她们的歌。在众目睽睽之下,这两种思想在我心里最为旺盛。她们暂时压倒了我的听歌的盼望,这便成就了我的灰色的拒绝。(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里所写的是作者在秦淮河碰到歌妓,又拒绝了她们的一段经历。作为诗人的朱自清,情感丰富、细腻而矛盾。移就的“灰色”使得“拒绝”染上了黯淡的色彩,又附着了冷酷的感情。充分显示了语言的艺术表现力。】
(8)是什么啊,透过那忽明忽暗的思绪,在日与夜的交界处埋伏。只等我失足,曾经珍惜护持的面具已碎裂成泥。一切都只因为/我依旧深爱着你。(席慕蓉《苦果》)【“思绪”本无“明暗”的亮度。所谓“忽明忽暗”只是情感的内藏和外露的表现形式。要想不爱却又不能,百般掩饰但又泄露,诗人细腻而生动地写出了爱的深沉、强烈和矛盾。】
(9)太阳刚刚升起,向日葵朝它扬起脸来。向日葵的花瓣荡漾着金黄的幸福,一阵手风琴声来自围墙院里。(刘白羽《新世界的歌》)【“幸福”是美好的,令人欣慰、怡悦的,用移就修辞手法再给它涂上金黄的颜色,“幸福”就更加光彩夺目,绚丽多彩。】
(10)她若久别重逢的故人,给浪迹他乡的游子捎来无限温情;枯萎的生命又涂上一抹绿色的希望。(丁颖《三分春色一分愁》)【人们常用色彩象征某种意义。“绿色”代表美好。诗歌创作中,作者又常以这种手法营造“意象”,来表达一种深邃的思想和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