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随着开门声传来儿子略带兴奋的声音。
十天没见面了,我问儿子:“你妈不在家有什么不一样吗?”
儿子回答:“有点不一样,感觉跟我爸聊天还是聊得不怎么好。”他一边洗脚一边问我:“妈,你知道吗?澳大利亚又搞事情了,因为一幅画。”
我从网上看到了那件事,但没认真关注,正好儿子给我补了一课。
儿子看起来有点斯文内向,不了解的人会以为他不爱说话,其实他是个话痨,经常会在我干活的时候跟着我转,说到兴奋处,甚至会站在卫生间外面隔着门和我聊。
有一次我们出去玩,他刚刚在家看完《解忧杂货店》,心情挺激动,于是就在路上把这本书给我讲了一遍。
妹妹出生时他正上九年级,每天走得早回得晚,中午回家吃饭也匆匆忙忙,那段时间家里就没有人陪他聊天。后来他的老师告诉我,他的状态不太好,好像有点郁闷,见了老师也不像以前一样礼貌大方地打招呼了。
听从老师的建议,我在一天夜晚下自习的时候去接他。他当时很意外,因为学校离家近,他从上学前班起,就几乎没被接送过。我说:“我来陪陪你,跟你说说话。”回到家之后,他站在我的床边,背靠着椅子,一直说到11:30,然后长长地呼出一口气:“今天感觉真舒服!好久没说这么多话了。”
升入高中的第一个学期,儿子住校。八月十五那天是他开学后第一次回家,他爸爸5:00从学校门口接到他,然后去我单位接上我,我们一起去亲戚家吃晚饭,回到家已经10:00。在这期间,儿子的嘴几乎没停,我去厨房盛饭,他跟我一起去,吃饭的时候为了不打扰到其他人,他紧挨着我,我则把耳朵尽量侧向他。睡觉前儿子还意犹未尽,我不得不阻止他:“可以了,儿子!该睡觉了。”他说“好”,躺进被窝,不一会儿又把头抬起来:“妈,再说最后一句……”
在儿子上初中的时候,我感觉《挪威的森林》不太适合他看,把我的想法告诉他后,我把那本书拿到了办公室里。大概一个月前,儿子跟我说起村上春树,笑称他是诺贝尔奖的“万年陪跑”,我趁机提起那本《挪威的森林》,想试探一下儿子的“青春期”是否迷惘。儿子回答我:“我知道你的意思,那本书里有关于性的内容。”我一边暗暗惊喜于儿子的坦然,一边说:“是的,我还是觉得对于初中生来说不太合适,描写得有点多了。”
有人问我为什么我儿子一点都不叛逆,我说:因为我听话。
因为我愿意听儿子的话,儿子才不叛逆,并不是因为儿子不叛逆,他才愿意跟我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