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第三世界的工业化及西欧福利制度的崩溃

或许马克思本人并没有想到,两百多年后的今天,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和统治他们的资产阶级并不在同一个国家,甚至相隔几万公里。欧美国家(尤其是西欧)在上个世纪中末已经开始去工业化的进程,本国的第三产业的占比正在不断增加,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占比逐渐减少,现在这一进程基本已经完成。2021年,德国的服务业占GDP的69.8%,制造业占比23.5%,同年,英国的数据是服务业71.63%,制造业17.7%。

显然,制造业占比的减少并不代表它们就这样凭空消失,实际上,这些在西欧本国减少的制造业不过是转移到了第三世界国家。也就是说,印度,巴基斯坦,东南也和非洲的工人为远在大洋彼岸的欧美人生产制造产品。截至2018年底越南全国已设立工业园区和经济园区共326个,其中已经投入使用的园区250个,其余76个园区正在建设中。2022年,越南的外资企业高达四十五万家,光是胡志明市就有二十多万家外企。西欧的统治阶级也许在偷着乐,经济全球化带给了他们极大的利益:不仅仅是亚非拉上亿人的极其廉价的劳动力,跨国公司还把对环境和大气破坏严重的工厂转移到第三世界——让他们吃下污染,自己绿水青山,西欧引以为傲的高福利更是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对亚非拉人民长期的剥削。

然而,看似西欧的资产阶级是永远的既得利益者,其实是他们在自掘坟墓。为什么这样说?

阶级斗争的前提是什么?那当然是要有阶级,并且是水火不相容势不两立的两大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这两个阶级的对立本质是在生产关系上不可避免的矛盾所带来的,因此,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只有在工业化,正在工业化的国家才会出现,若一个国家只有自给自足的农业,没有工厂就没有工人,没有工人就没有无产阶级和阶级意识,更没有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的根基。

跨国公司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僵局,也宣告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加速。在全球化的大旗下,跨国公司在那些原本是甚为原始的地方盖起一座座工厂——这个过程在上世纪就已经开始,这些农业国家在跨国公司的“帮助”下,逐渐开始工业化,今天那个人还是在农田里种地的农民,第二天就摇身一变成为流水线上的产业工人,为远在大洋彼岸的欧洲生产产品。

这些人在跨国企业的资本家看来是廉价劳动力,但是这些亚非拉的人民实际上是世界社会主义的希望!这些劳动者在未来必然是反抗资本主义压迫的前锋!

我们为什么会如此的笃定这一论断?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跨国公司的无心插柳使得第三世界开始向工业国家或半工业国家过渡,在这个过程中阶级对立与阶级意识产生了,为未来的革命埋下了火种。

第二,亚非拉人民没有任何与跨国公司谈判所谓福利的资本,因为他们自身就是欧洲人福利的一大来源! 亚非拉人民所遭受的剥削必定是最严苛的,最地狱般的,他们肩负着缓和欧洲阶级斗争的“使命”,因此那些原本由欧美人承受的阶级压迫都会如千万斤的靴子一样踩在第三世界人民的头顶!试问,这样的剥削怎么不会让他们仇恨,让他们愤怒?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加深,这种剥削也必然会加深!

第三,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体制不成熟,容易被革命推翻,长期受到强烈的剥削的亚非拉人民若接触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必定会坚定的站在红色的一边。而高度工业化的西方社会,已经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从思想上大多数人不愿意革命,而且他们的资产阶级政体更加稳固,国家机器更加精密,不过这并不代表社会主义不会在欧洲实现。

将来的某一天,社会主义革命的浪潮必然在拉美,非洲和东南亚掀起,而一旦这些国家爆发革命,不管成功与否都会给全球资本主义制度造成巨大冲击。亚非拉的人民造反了,自然意味着欧美的跨国企业一时无法大肆吸血,因此西欧资产阶级国家用于缓和阶级斗争的福利制度会发生动摇,各资产阶级政府会开始大规模削减福利以及社会保障,这将会引发西欧大规模的暴乱和罢工运动,然而这次西欧资产阶级不可能仅靠增加福利就能轻易平息动乱,因为福利制度的链条已经被斩断了!

既然福利这个筹码已经没有了,那么这场斗争必然会从要求满足诉求的运动变成你死我活的,以夺取政权为目的的革命!因此,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是引爆全球资本主义的炸药的导火索,一旦引燃,就是资本主义世界的末日。

资产阶级始终需要一个作为对立面的剥削对象,这便是资本主义的一大本质之一,曾经这个对象是西欧本国的工人阶级,现在是亚非拉的“廉价劳动力”,未来呢?没有未来了,除非哪一天他们发现可以供他们剥削的外星人!资本主义的这一本质注定了在未来的某一天它会走向终结。

因此,这也是为什么同志们应该全力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阶级斗争,我们应该尽一切努力向那里的人民输送先进的社会主义思想,为革命打下坚实的基础。炸药桶的导火线在那里,而新世界的希望也在那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