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本非易事。
为了更好地活着,我们可能变得焦虑、拧巴、纠结、自卑。
《我的外婆,从不内耗》中的外婆,成长在一个由女性当家经商的家族,她从小就得到一种非同凡响的尊重人性的教育。
从不内耗的外婆,永远有自己的节奏,不会在意外界的评价。
作者以对外婆的回忆为基础,写下一段段关于生活智慧和心灵成长的故事。
读懂书中的这8句话,让我们在保持纯真和善良的同时,不失边界和底线,维护自己的本心,活出像外婆一般毫不内耗的人生。
01
所有的经历,都是一种收获
我们常常告诉自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能不做的事尽量不做,省的耗费心力;必须做的事,也总是瞻前顾后,害怕自己做不好。
而外婆的行动力则特别强,她想到一件事,就一定要去做,绝不等待。
因为她觉得生活中的变数实在太多,机会稍纵即逝,愿望随时间的流逝也会变质,所以要活在当下,尽力抓住此刻。
外婆的一生都在做加法,在活着这个基本前提下,她会尽量把握住可以把握的部分。
而绝大多数人的人生理念,是做减法。
先预设出一种完美顺遂的路径,所有可能遭遇的挫折都是潜在的损失,在这个逻辑前提下,人就会患得患失,瞻前顾后,陷入内耗,仿佛做什么都在失去。
其实,人生中的每一段经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能让我们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成功的经历给予我们自信和成就感,激励我们继续前行;失败的经历则让我们学会反思和成长,使我们更加坚韧和成熟。
每一次经历都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它们共同塑造了我们的性格、价值观和人生轨迹。
所以,不要害怕经历,而应在人生有限的时间里去大胆地经历,为自己的人生做加法。
要相信,所有的经历,都是一种收获。
02
成长是最好的复仇
无论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遭遇各种不公或欺压,如果你沉浸在愤恨、痛苦中,对改变现状根本于事无补。
外婆说:“无论什么时候,人都要靠实力说话。”
当我们遭遇挫折、被人伤害或面临困境时,与其沉浸在痛苦和怨恨中,不如将这些负面情绪转化为成长的动力。
当你开始专注于成长时,你会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这不仅能使你在职业上取得成功,也会让你在生活中变得更加自信和有魅力。
专注于成长的过程还会让你的心态发生积极的转变。
你会学会宽容和放下,不再被仇恨所束缚。
这种心态的改变不仅让你自己过得更加轻松愉快,也让你在他人眼中更加成熟和可敬。
通过成长,你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无需通过报复性行为来显示力量。
那些曾经伤害过你的人,看到你的成就和进步,会意识到他们当初的错误,而你却无需刻意去回击他们。
成长让我们拥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也让我们能够以更好的姿态面对曾经的伤害。
用成长来回应伤害,不仅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一种更加积极和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03
爱别人,必须先爱你自己
外婆年轻时有段日子过得很艰难。
她病倒了,险些丧命。
当时儿子和女儿还在上幼儿园,儿子因为年幼抢不过其他孩子,常常饿肚子。
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外婆总是含着眼泪喝下当时的救命物资牛奶。
儿子每次都眼巴巴地看着外婆喝。
有人觉得外婆自私,只想到自己。
外婆却说:“只有我有一条命在,才能守住家。”
她不敢想象如果她走了,她的老公将成为别人的老公,她的孩子将成为别人的孩子。后妈会怎样对待这两个孩子?
爱自己是爱别人的前提。
真正值得爱的人会希望你能够健康、快乐地活着,而不会希望你通过自我牺牲来照顾他们。
爱自己不是自私,而是一种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态度。
只有当我们学会关爱自己、尊重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时,我们才能够真正地去爱别人。
只有先爱自己,我们才能够拥有足够的力量和勇气去守护我们所爱的人。
04
生命中只有一种“应当”,就是好好活着
社会对我们总有各种各样的期待,如到了适婚年龄就应当结婚,如果不结婚就会被贴上“大龄剩女”、“黄金单身汉”的标签;结婚后就应当生孩子,如果不生孩子,就会被认为是自私、享乐主义的人。
我们也不知不觉地朝着社会的期待在努力,而忽略了自己的内心需求和感受,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压力和痛苦。
其实,只有你自己可以定义你的人生,他人无权。
如果你一个人可以过得很好,何必强迫自己步入婚姻;如果你天生不爱孩子,何必强迫自己生孩子。
人生总有无限可能,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不必为了迎合社会的期待而委曲求全、丢失自我。
外婆说:“应该”不是法律,而你,是自由的。
生命中最重要的“应当”就是好好活着,活得像自己,才是对生命最好的馈赠。
05
只有时不时给自己一点甜,才能支撑克制与煎熬
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挑战和困难,因此常常需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忍受煎熬。
然而,意志力是一种有限的心理资源。
长期的克制和煎熬往往伴随着意志力的消耗、压力的蓄积。
这时候,适当给自己一点甜,就像是在漫长的旅途中找到一处温馨的驿站,可以让我们稍作停歇,重新积蓄力量。
给自己一点甜,可以是一份美味的小点心,让味蕾在甜蜜中绽放,带来愉悦的感受;
也可以是一场轻松的电影,沉浸在精彩的剧情中,忘却生活的烦恼;
还可以是一次与朋友的聚会,分享快乐,感受友情的温暖。
这些小小的甜蜜时刻,能够为我们积攒快乐,能够缓解克制和煎熬带来的疲惫与焦虑,让我们更加有动力去面对生活的挑战,更加坚定地前行。
所以,不要忘记在生活中给自己留一些甜,让它们成为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06
硬扛不是坚强,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才是真的坚强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却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不是所有吃苦都有意义的。
遇到困难只会硬扛,自我感动地以为自己是在吃苦,对解决困难没有任何帮助。
作者读研究生的时候,导师曾说过这样一番话:“论勤奋吃苦,你们谁也比不上拉板车的。风里来雨里去,夏天烈日晒着,是真辛苦。但就算拉板车也要找对方法,思考哪里顾客会多一些、走哪条路更节约时间……不思考不总结,只会拼吃苦,除了感动自己,没用的。你们要找方法,提升效率,看产出。”
人的时间是宝贵的,不应在作秀式的吃苦中蹉跎生命。
坚强不是一味地硬扛,而是在面对问题时能够冷静思考、积极寻找解决办法。
硬扛只会让我们陷入疲惫和绝望,而解决问题则能够让我们摆脱困境、实现成长。
真正的坚强是一种智慧和勇气的体现,它让我们能够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
07
不要抱怨贫穷,更不要安于贫穷甚至感谢贫穷,
前者会消耗你低谷时起身的能量,后者无异于自我设限的慢性毒药
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贫穷的态度和行为。
抱怨贫穷只会让我们陷入消极的情绪中,消耗我们的能量和动力。
这种负面的心态会削弱我们的斗志,使我们对未来失去信心。
贫穷往往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但如果只会抱怨而不努力,就很难有逆风翻盘的一天。
安于贫穷会让我们失去改变现状的勇气和决心。
可能有人会告诉你,平淡的生活没有什么不好,安贫乐道也能幸福过一生。
然而,人活在世界上,一定是需要消耗物质的,没有钱真的寸步难行。
当经历或目睹过租房的窘迫、生大病的绝望、亲人的患病离世以及身边人的飞来横祸后,你就会觉得生活中真真切切能让你感到安全的,只有健康和金钱。
而痛苦,就在于赚钱的无能。
因此我们应该正视贫穷,努力寻找摆脱贫困的方法和途径。
08
这世间最强大的力量,不是对抗,也不是征服,
而是允许、接纳后的理解与超越
真正的强大并非对抗和征服,而是允许一切发生。
对抗和征服往往会带来更多的冲突和矛盾,而允许、接纳则能够让我们放下偏见和成见,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理解他人和世界。
人在面对失败或不足时,应该给自己多一分理解和体恤。
要接受人不可能什么都拥有的事实,要允许自己有不足和缺陷。
这个世界上,永远有人比你更高,也永远有人不如你。
天下之大,一个人不可能揽尽所有财富荣誉,欲念过重反而会成为自己的枷锁和负担。
不嫉妒、不贪婪,感恩已经拥有的,原谅自己做不到的,这样才会身心自洽,快乐生活。
写在最后
《我的外婆,从不内耗》中说:“你不必是一朵花。好好爱自己,做自己的光。”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任何样子,不必焦虑,不必内耗,好好生活,好好爱自己,拥有平静从容的力量,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世间纷扰也不过如此。
点个赞吧,与朋友们共勉!